台灣幫的討「海」生活!

上海是中國境內最多台灣人常駐的地區之一。相較於其他地方,為何吸引這麼多人前往打拚?作為中國「超一線」城市,目前消費水準如何?有哪些店家值得台灣同鄉去嘗鮮?長期住在上海,與旅行又有什麼不一樣的心得?讓我們從台灣人的角度,揭開上海生活的面紗!

 

世界就是我的牡蠣

 

 

莎士比亞在《溫莎的風流婦人》劇本中有句台詞這樣說:「世界就是我的牡蠣。」(The world's mine oyster.)打開牡蠣,裡頭藏有珍珠,因此莎翁把世界比為牡蠣,表示我們可以從中得到非常寶貴的東西,後來這句話便引申為「世界任我遨遊、夢想將得以實現」之意。而來到上海闖蕩的人,心中是否都有一個追求的目標,一顆「東方明珠」……

 

由於擁有氣候溫和、水量充沛等良好的自然條件,加以處於關鍵地理位置、交通發達等附加優勢,上海自先秦至元代逐漸成為魚米之鄉,是中國重要的糧、鹽產地,此後,又在明代發展出棉紡織產業,為中國的民生需求貢獻良多,也帶動本地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大蘋果

 

一八四三年,五口通商是一次關鍵的轉折,上海開埠後移民從各地湧入,西方文化與「舊中國」便在此產生各種碰撞,洋務運動時期工業也迅速起飛,此時上海國際大都會的輪廓逐漸浮現。

 

約莫一九八○年代改革開放以後,上海發展更加迅速,很快成為金融業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城市之一。緊接著九○年的浦東開發開放政策、二○一三年正式掛牌成立上海自貿區(為中國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肩負著中國經濟與貿易發展先鋒,如今商業中心已經擴展到十幾個,同時也是許多跨國公司的註冊地、或大中華區總部的所在地。跨國公司多了,又再吸引更多菁英和外籍人士來滬,目前中國境內最多外國人居住的地方,就是上海。

 

討海vs.台流

 

在二十多年前的經濟開放早期,上海為發展中城市,對於台灣人引進的管理與技術都有很大的需求,台商、台幹西進的薪資與福利豐厚,加上相對低廉的生活費,使得許多台灣人選擇前往上海工作。不過當時的生活條件沒有現在好,不僅許多慣用的生活用品買不到,娛樂選擇也不多,更遑論現在非常方便的物流和電商服務了。

 

如今,上海已經成為「大陸所有城市中和台北最相像的一個」。但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經濟成長便開始趨緩,加上中國員工對於本地文化和市場有更多掌握,以及各國人才都想爭取大中華市場的狀況下,競爭越加劇烈;在語言能力、人脈與節奏速度相對弱勢的狀況下,在在都讓身為「台灣人」的優勢不再,後來甚至出現「台流」這個名詞,意指在中國工作或投資最終失敗了,卻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不願回台,決定「留下來等機會」而滯留的台灣人。

 

然而,仍有不少新一代的上海移居者,選擇迎向挑戰,夢想開拓自己的一片天。另外,也有一群早期便西進大陸的台灣人,秉持「島民」冒險犯難的精神,努力耕耘多年,如今已經在上海落地生根,工作的城市成了另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家」。

 

本文圖文由《or旅讀中國》雜誌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