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下化工食材 沒辦法還是沒法辦

中國時報【吳敏菁╱特稿】 近3年來連環爆發毒澱粉、食用油添銅葉綠素,還有塑化劑、二甲基黃染豆乾、潤餅皮添加工業漂白劑,海帶泡工業碳酸氫銨,台灣幾乎成了化工食品王國;如今只有化工原料行商業登記的台中市誼興貿易公司,幾十年來將爽身粉賣給胡椒工廠當原料,突顯出必須盡速修法讓工業、食品原料分流管理,減少民眾吃下化工食材機會。 在台灣,生產工業用的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物沒有明確分流管理,化工原料一再被摻用在食品裡,被不知情的民眾長期吃下肚,讓台灣人的健康籠罩在不確定的風險之中。偏偏每次被揪出使用化工原料的業者,卻總一臉無辜,雙手一攤說:「阿就不知道啊!」 台中「誼興貿易」雖是中部添加物的大盤商,卻連一張食品添加物登記證也沒有,根本是非法,只有化工原料行商業的登記,卻賣原料給食品工廠長達數十年之久,癥結不就是,反正化工兼賣食品添加物沒人注意、沒人管,於是「上游業者隨意賣、下游業者也挑便宜、主管機關閉眼」,形成了共犯結構,進而爆出這次黑心胡椒粉事件。 探究根源,誠如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所言,化工廠兼賣食品添加物,造成管理上很大的困難,讓業者進貨也搞不清分野。現在情況也已嚴重到一定得修法,讓工業、食品分廠、分裝和分別核發證照的地步了。 不然,上游業者一再利用法令模糊地帶,販售工業用原料牟取暴利,下游業者便宜行事,衛生單位的稽查工作也困難。尤其,一旦製成了成品,往往無從檢驗,消費者更沒通天本領吃得出來。 近年來化工食安問題連環爆,專家一再呼籲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讓化工廠和食品添加廠分流、分廠、分照,卻仍被漠視,不知衛福部官員和立委諸公,究竟要眼睜睜看著食安問題1月1小爆、3月1大爆到哪種地步呢? 這次若不是彰化縣衛生局稽查人員認真的查廠,眼尖發現食品工廠內怎會有一包工業用碳酸鎂?繼而鍥而不捨往上追究,不知還要讓人吃多久?讓人更不安的是,隱藏在食安風暴的海面下冰山,到底有多大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