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岱:從政策面改善醫療職場的性別平等

板橋扶輪社社長Brain(左)、康寧醫院心血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右)。圖:板橋扶輪社提供
板橋扶輪社社長Brain(左)、康寧醫院心血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右)。圖:板橋扶輪社提供

康寧醫院心血臟血管外科吳欣岱醫師表示,在醫療職場中常遇到性別議題,藉由自身過去的經驗,及其他女醫師在職場上的親身遭遇,建議要從政策面來改善性別在職場的影響。
吳欣岱日前應板橋扶輪社社長羅浚晅 Brain邀請,以「醫師職場的性別議題」為題發表演講,期減少醫療產業中的性別差異。
吳欣岱說:「剛進入職場時,女醫師容易有冒牌者的感覺,雖然同樣畢業於醫學系、也從事各項醫療業務,但由於許多成功的前輩都是男性,會使得自身好像是冒牌者。根據醫學統計證實,有76%的外科住院醫師有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冒牌者症候群可能會導致憂鬱症,甚至會因職業沮喪而想要離職,更嚴重者恐會有自殘、自殺等不良影響。」
醫療產業是充滿騷擾的職業場域,依調查發現,超過八成的女醫師及六成的男醫師,皆曾遭遇職場性騷擾。性騷擾不一定是身體上的肢體接觸,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性別壓力,如女醫師在進入職場之前,常會被詢問是否生過小孩? 有沒有男朋友? 結婚會不會請假請很久? 類似這樣的問題都是一種壓力;男醫師也可能會遇到,譬如被說是小鮮肉等,這些都是常見的狀況。然而,曾遭受性騷擾的醫師中,卻只有3.5%的人使用過申訴管道,經進一步了解不使用工作場所申訴管道的原因,可能是多數人都有類似經驗,或者是工作太忙,所以大部分都選擇忍耐或共存。
吳醫師分享,現在孕產的女醫師,有高達37%的比例產假未請滿8週,首要原因是醫院人力不足的緣故。根據調查顯示,女醫師不願意懷孕的原因,主要是擔心影響個人訓練時程,其次是考量院內人力不足。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政府應研擬相關配套措施,或許可增加女醫師懷孕的意願。
從實務面來看,醫學系畢業的男女比例上大約是2:1,但是執業中的男女比例卻是4:1。按衛福部2020年2月公告,女醫師占所有醫師的1/4,然而,醫師公會全聯會卻沒有一席女性擔任幹部。
按醫師公會全聯會2018年執業醫師與年齡統計,剛畢業男女比大約是2:1,隨時間拉長,女性比例越來越少。可能原因有兩個,第一是醫學系畢業生女性逐年增加,另一個是女醫師結婚進入家庭或轉換跑道。
吳欣岱醫師現擔任「全國醫師醫療產業工會」理事長,她分享兩個實際案例:「曾有女醫師下鄉工作兩年,請產假被人事室要求要同時簽自願離職同意書,產假放完就開除;在住院醫師訓練期間懷孕生子,請產假期間在衛福部規定的訓練時數內,卻被醫院阻擋開立訓練證明,要求再當一年住院醫師。」這些種種不合理的狀況,凸顯制度面的僵化,應積極檢討改善,讓女性有友善的職場環境。
英國心理學家Caroline Elton,藉由幫助醫師作相關的心理諮商,寫下「受傷的醫者」一書,敘述醫師從醫學院到職場的轉變,以及在面對病患受苦時的衝擊等真實狀況。本書亦提到許多台灣醫療職場中尚未觸及的面向,建議醫療產業可引進心理諮詢服務與團體支持系統,讓醫師在執業過程中,倘遭遇困難即可獲得幫助。
國外研究報告指出,受到相同訓練的外科醫師中,女性收到的平均報酬較男性低,這樣的差異與次專科、參與度和執業年資無關,且隨著年資增加而變大;美國知名研究亦發現,比較男女醫師的臨床照護能力,女性略比男性好一些,然而薪資部分女性卻是集中在較低的水準。
最後,吳醫師指出,「當我們談到漏水的水管時,進一步的討論重點經常是水,而不是水管。」在醫療產業中需要檢討改善的是制度,如何讓女醫師重返職場工作,有賴研擬相關配套措施,如友善的孕產假機制等。
隨著教育普及、時代進步,性別的差異已逐漸縮小。然而在醫療產業中,對於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仍有待突破,建議應檢討制度規範、研擬配套措施,才能真正在醫療職場中落實性別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