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開放的台灣 才會有明天

旺報【李沃牆】 對於台灣當前因服貿所引發的爭議,容我套用《陽光與小雨》的歌詞,「如果有一天、太陽不見了、世界會變冷,什麼也看不見;但如果有一天,服貿過不了,FTA簽不成,台灣是否會變好?還是會走入邊緣化,什麼也沒有?」 開放大陸探親後的20幾年間,剛好趕上大陸的開放改革,兩岸間的人流、物流、金流與資訊流早已絡繹不絕。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已占40﹪,貿易順差更高達1160億美元;從中國大陸商務部去年8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台商家數已近9萬,這些數據意涵中國大陸的崛起對台灣經濟發展產生非常大的磁吸效應,這不僅是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也標示兩岸間更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與臍帶關係。 但是服貿受阻,將影響兩岸的經貿發展,因為兩岸若沒有服貿,也不可能有貨貿;特別是貨貿談判項目多達8000多項,尤其是台灣欲爭取零關稅的石化、面板、切削工具機以及汽車整車等4大產業,占國內出口比重高達25﹪,如果貨貿談不下去,且讓中韓FTA捷足先登,則國內這4大產業出口必然會受到重創,衝擊將難以估計。 坦然言,《服貿協議》在建立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與制度化,以及拓展國際對外貿易關係上,扮演極關鍵重要角色,服貿亦是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的必要條件。倘台灣退回與大陸所簽署的服貿協議,國際間看不出台灣加入區域經濟合作的企圖心,那麼,台灣還有機會進一步與其他國家簽署FTA? 又2012年台灣與TPP成員國的貿易約占貿易總額35﹪(2001億美元);與RCEP成員國貿易占比高達56.54﹪(3233億美元)。2003年至2012年台灣對TPP成員國投資額占15.38﹪,合計約216億美元,對RCEP成員國投資額占比高達81.87﹪,合計1151億美元。台灣無法加入TPP與RCEP,且未來3年內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可能談成FTA與TPP、RCEP,則對台灣的悶經濟更是雪上加霜,台灣也不可能會有更好的未來。 台灣的貿易競爭對手絕非只有南韓,包含泰國、印尼、越南及馬來西亞等已加入RCEP或TPP的東南亞國家,都是台灣的競爭對手,因為些國家的平均關稅已較台灣為低。根據一項最新的統計,台灣目前與鄰國的FTA覆蓋率僅9.69﹪,遠低於南韓的36.81﹪;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2014年全球貿易便利指數報告,台灣出口貿易關稅稅率在全球排名為136名,亦遠低於韓國的55名;一旦中日韓完成FTA簽署並生效,則台灣對外貿易額可能減損168億美元,實質GDP將減少1.15﹪。 目前反服貿的爭議未歇,對台灣的經貿衝擊已無可避免,在此呼籲政府盡速召開「經貿國是會議」,邀請朝野政黨與民間人士共同商討。唯有和諧才能產生力量,才是國家進步的動力。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