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葬建構國族認同 始於孫中山

旺報【記者李怡芸╱綜合報導】 泰國第九世皇蒲美蓬日前病逝,泰國舉國哀悼,部分活動慶典取消,不但國人著黑衣,熟悉泰國民情者也建議近期觀光客赴泰國也不要穿得過於鮮豔,畢竟浦美蓬在位期間一直受到泰國人如神一般的尊崇。事實上就華人社會來看,國殤、國葬也與民族認同有關。 中國歷史上的「國葬」形式雖自古有之,但法定的「國葬」則是民國的產物,而國葬的第一人則是蔡鍔。1916年蔡鍔病逝後各界悲痛,以其對於締造共和厥功最偉,時任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於是決定為蔡鍔舉行國葬;且於當年底通過我國史上第一部《國葬法》,對享受國葬者的資格、經費、儀式做了具體規定。 填補「國」具體符號 近代史上,國葬儀式的「神化」則自孫中山開始,從革命領袖到國父,孫中山的形象乃至身體,都成為建構國家民族認同的要素。大陸作家陳揚桂就引1929年的《北京新聞》指出,「幾個世紀以來,君主這一顯著的符號,一直是政府行為和既有的民族統一感的焦點。隨著共和政體的建立,這個符號消失了,卻沒有別的東西來代替它,孫中山在很大程度上填補了這一空缺。」 儘管依孫中山先生遺囑,一切喪儀從簡,但在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當日,國民黨即組成了多達300餘人的「孫中山治喪辦公處」,展開一系列安葬及紀念活動。首先,鼓勵民眾觀禮和吊唁,令孫中山的遺體有著強烈的政治功能,讓其「政治性身體」建構民族國家的認同;而後又陸續修建了南京中山陵,以及在全國多處修建中山紀念館或紀念園。 崇拜成民國文化傳統 澳洲學者費約翰的《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一書曾指出:「孫中山和他的國民黨,一面喚醒中國這頭巨獸,一面著手製造自己夢想裡的民族。」因此一直致力於喚醒中國民族精神的孫中山,在其逝世後,民族主義的話語仍貫穿著其葬禮及紀念活動。 華東師範大學教師高冬琴亦曾指出,孫中山形象的塑造,至全國內推動學習「總理遺教」,開展「總理紀念周」等活動,民國時期的孫中山崇拜可說初步形成,並成為民國政治文化的「傳統」,透過一系列的儀式將逝者與過去的傳統連結。 泰國的國殤30天禁娛樂在外人看來固然「很嚴肅」,但其實民國時期的國葬亦有「各居民停止嫁娶」、「各戲團停演戲劇」、「各酒館停止宴會」和「各妓戶禁止弦歌」等限娛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