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變異又嗜食加工肉 增大腸癌風險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民眾如果帶有一種常見基因變異,此時又喜歡吃加工肉品,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每三名帶有基因變異的人就有一人吃加工肉品後容易罹患大腸癌。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遺傳學」期刊(PLOS Genetics)。 過去研究顯示,常吃紅肉、加工肉品會增加大腸癌風險,而食用蔬菜、水果、纖維質則會降低罹癌風險。近幾年來有些學者開始針對基因變異、飲食習慣彼此間的關聯性進行研究。 在這次研究當中,研究人員分析十份研究報告,含括九千兩百八十七名大腸癌患者與九千一百一十七名控制組民眾,並進一步了解基因變異與飲食習慣如何相互影響。 結果發現,如果一個人有「rs4143094」。基因變異,加上又習慣食用加工肉品,罹癌風險就會上升。而這種基因變異與「GATA3」基因有關,過去研究顯示,當「GATA3」基因出現異變,可能造成一些癌症病變,且這基因也與免疫系統有關。 研究作者美國南加州大學醫學院博士珍‧菲格雷多表示,大腸癌風險因子當中,飲食可以改變。這項研究發現,基因遺傳會影響飲食致癌風險。其他研究人員指出,未來或許可以透過研究進一步發現大腸癌背後致病機轉,並找到更有效防治策略。 【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攝護腺組織慢性發炎,很容易產生侵襲性攝護腺癌,即使民眾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數值不高,還是很容易產生癌病。 上述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所出版的「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防治」醫學期刊。 過去曾有一項大型藥物研究收集一些民眾活體攝護腺切片組織,這次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這些切片組織發現,與沒有慢性發炎者相比,攝護腺如果有慢性發炎跡象,出現攝護腺癌風險就會增加一點七八倍,出現侵襲性攝護腺癌風險更上升二點二四倍。 研究作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柏格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伊莉莎白‧普拉茲表示,研究發現,男性攝護腺切片檢體若有發炎反應,罹患高侵襲性攝護腺癌機率就會上升。 普拉茲教授解釋,很多人都知道攝護腺癌常見指標包括「攝護腺特異抗原」數值升高、「肛門指診」異常等,不過這次研究顯示,高達百分之七十八的男性雖然攝護腺組織有慢性發炎反應,但這些指標卻都很正常。研究進一步發現,男性「攝護腺特異抗原」若在二毫微克/毫升(ng/ml)以下,但攝護腺組織卻有發炎現象,罹患侵襲性攝護腺癌風險更會增加四點一一倍。這表示光靠「肛門指診」、「攝護腺特異抗原」評估攝護腺癌風險高低可能會有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