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陀兒路徑特殊變數多 中秋節後受北方系統影響
山陀兒颱風3日中午,以中度颱風規模,中心在高雄小港登陸。回顧山陀兒颱風自9月28日生成後,逐漸增強接近台灣的過程。
氣象署在29日發布海上颱風警報,30日海陸警齊發,之後逐3小時更新警報,截至3日傍晚已經發出36報。
對比過去歷史上發布颱風警報次數最多的納莉颱風64報,與2012年襲台的天秤颱風54報,山陀兒警報數雖然不是最多,但路徑是前所未有。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指出,「我們氣象的確有『特殊路徑』這種名詞,颱風大部分都是由東往西走,像這種由東往西,然後過了菲律賓之後,再大角度往北,停流很久,這個在過去的確沒有這種前例。」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分析,山陀兒颱風就是典型的「駛流場不明顯」,在預報作業上,本來就沒有預期會乖乖的走,每次當下給出的綜合模式預測,都是當下機會最高的一條路徑,再逐步修正。
氣象專家賈新興認為,各國對山陀兒颱風的路徑都一再西修,美國與日本預測一度大相逕庭,中央氣象署也是持續修正,但都在科學誤差範圍。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表示,「如果我們去看颱風路徑預報的科學能力,24小時前的預報誤差其實在70公里。日本的颱風路徑預報誤差、氣象署或是美軍,大家其實是在伯仲之間。」
前空軍氣象聯隊長林得恩表示,「可以從過去的秋天颱風個案裡面,嘗試去找到關鍵的規則,作為以後再碰到秋颱的時候,有更多的了解跟掌握。」
專家認為,在經歷山陀兒颱風預報經驗後,氣象署又多了一次經驗值,也能持續累積相關秋颱資料,未來也可調教AI預報,有更多的參考資料。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瑞芳阿美家園道路中斷180人受困 新北市府:擬用繩索運送物資
基隆雨量創78年新紀錄 多處土石滑落
山陀兒創多項氣象紀錄 47年來首個登陸高雄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