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美國與歐盟一觸即發的貿易戰爭

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卻又像鐵達尼號撞上冰山的那樣難以避免的災難事件。美國與歐盟兩個引領全球的超級經濟體,既是裂解中的全球地緣政治的同盟,又是高舉自由貿易大旗的經濟區塊,卻同時不由自主地築高了貿易壁壘,今年12月,美國與歐盟潛藏的「貿易戰爭」危機,成為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會面的焦點課題,雙方都聲稱將會全力排除,卻又無法扭轉對撞的趨勢。

就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12月6日於亞利桑那州FAB21廠盛大的裝機典禮中的演講,面對美國總統拜登等政治領袖與蘋果執行長庫克等產業巨頭,高聲提醒全球化瀕臨死亡,自由貿易瀕臨死亡的同時,美國與歐盟的最高層級官員在首都華盛頓旁的馬里蘭州,舉行了稱為「貿易與科技委員會」(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 ,TTC),雙方談判的主軸,就是岌岌可危的美國與歐盟的自由貿易。

代表歐盟出席談判的是兩位副總理層級的歐洲聯盟執委會官員,維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兼任歐盟執委會競爭事務主席,負責產業公平競爭,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則是歐盟執委會貿易事務的主席(The Commissioner for Trade),美國則由國務卿布林肯領軍,還有商務部長雷蒙多與首席貿易代表戴琪聯袂出席,從雙方出席官員的層級可以看出會議重要性。

驚動美歐雙方出動最高層級官員進行談判的關鍵議題,就是拜登總統任內最重要的政績「降低通貨膨脹法」(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拜登總統在競選期間提出重建美好美國計畫(Build Back Better Plan),耗時了兩年,在聯邦眾議院與參議院反覆討論,經歷了重重政治障礙的折磨,最終在今年才將原本高達2.3兆美元的超級產業振興方案縮減為針對基礎建設、乾淨能源、淨零排放的法案。其中高達3,690億美元的財政補貼,將會用來補貼新能源、電動車、全國寬頻等高速發展的新興產業。

拜登政府的鉅額產業補貼,在美國當然是史無前例,關鍵是來回研擬兩年多的法案明文記載,適用的對象除美國企業,還有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所涵蓋的企業,卻把歐洲企業排除在外。由於補貼金額極為龐大,而且涉及電動車、太陽能板、電池、生物質爐(Biomass Stove)、甚至氫能等,對被排除在外的歐洲企業形成不公平競爭。最具體、且金額最龐大的當然是對於電動車的補貼,對於歐洲的BMW、福斯、賓士等車廠,立刻產生實質的衝擊。

美國鉅額產業補貼形成對歐盟企業的不公平競爭,在歐盟引爆劇烈的爭論,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訪美時,對拜登總統提出改正的要求,同時在歐盟內部的會議中,擺明不排除對美國採取貿易報復的手段,甚至不排除提告世貿組織(WTO)。

拜登面對馬克宏的質問,當然表達美歐同盟,願意正面解決的態度,也指示布林肯等官員立刻與歐盟召開「貿易與科技委員會」來解決雙方貿易戰爭的危機,但是,以期中選舉後美國聯邦參眾議會的兩黨對決的結構,雙方都知道要對甫通過的降低通膨法進行修正,實務上有高度的困難,這次「貿易與科技委員會」實際上並無具體決議,只有雙方相互支持的表態,美歐貿易戰爭的引信並未拆解。

更令各界擔憂的是,來自各國政府巨額財政補貼所造成的貿易壁壘,並非只有「降低通膨法」一個個案,德國在梅克爾總理任內堅持的自由貿易大旗,實際上早已殘破不堪,德國在烏克蘭戰爭期間為了解決自身的能源危機,也啟動了金額高達2,000億歐元的鉅額能源產業補貼方案,對歐洲其他國家的能源企業形成同樣不公平競爭的壁壘,這是德國明確違反歐盟單一市場的案例,其他國家即使反對也還無法妥善處理。

針對特定關鍵產業的巨額財政補貼,如今蔚為各國政府施政的顯學,美國晶片法案的蘿蔔與棍子齊揚,迫使台積電必須以更高的成本前往美國設廠,台灣政府也通過台版的晶片法案,歐盟、日本、以及中國當然也群起效法,這些能夠立刻獲得掌聲的補貼,其實是巨大爭議的兩面刃,補貼的另一面就是貿易壁壘,以及最終難以解決的貿易爭端,張忠謀「自由貿易瀕臨死亡」的警語,令人不寒而慄。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PCB業拚數位轉型 揪團打造資訊模型公版
純網路保險公司正式開放 金管會明年8月開始受理申請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