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明訪陸 學者:會保有台海穩定風險控管的默契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在18日訪北京。(摘自美國國務院官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在18日訪北京。(摘自美國國務院官網)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即將在18日訪北京,對於台灣會有何影響,對此,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智盛提到,布林肯去北京就是要建立「風險控管柵欄」,恢復多方面的戰略對話,美中之間有各自的期待,都是他們要做溝通,在台灣總統大選前,美中會有一個默契,就是保有台海穩定風險控管;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說,雙方都有見面的需要,雖然中共的態度相對高,但也沒有本錢關上溝通的大門。

王智盛指出,中方最大的核心問題是台灣,是美中之間短期內看不到妥協的爭議點,北京始終認定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對於美方而言,台海和平穩定是西方世界的共同利益,這次在台灣問題上,美中應該會各說各話,但會有一個默契,就是接下來總統大選期間,會保有台海穩定的風險控管的默契。

中山大學政研所教授廖達琪分析,布林肯訪北京最重要是有可以溝通的平台,而不是只是對嗆,台海也要尋求溝通管道,這也是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一再強調。

廖達琪指出,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商業上面很難要求美國讓步,但台灣衝突的部分,不知道他們會對台灣議題有什麼談論,習一定重申台灣是中國大陸一部分,在這情況下,美國對台灣的態度會不會比較不像過去強力支持也有可能。

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說,雙方都有見面的需要,雖然中共的態度相對高,但也沒有本錢關上溝通的大門,雙方必須透過對話以確認在重要議題上不至於「對撞」;中共透過與布林肯對話,可以直接釋放合作的訊息;中共也需要美國考慮解除一些對他們的制裁,所以這次的訪問或許是交換條件。

黃奎博指出,對台灣而言,民進黨政府應該要承認美國與北京雙方行政部門的互動氛圍已在恢復中,拜登政府不希望「台海是否一戰」成為明年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議題;他強調,民進黨政府也應該嚴肅思考如何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以穩定兩岸關係,這樣既幫了美國也幫了台灣。

看更多相關新聞
布林肯訪中 北京將以「受害者」姿態迎接?
布林肯訪陸 邱臣遠:美中對抗仍未放棄溝通 兩岸也應如此
美國務卿訪陸 胡錫進嗆:台海發生衝突丟臉的是北京還是華盛頓?
布林肯北京行 分析:中美關係難有實質性改變
美中國委員會主席警告 : 美中「殭屍接觸」釀風險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