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首場辯論獲勝 不一定能得贏選舉

首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民調普遍認為,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表現贏過共和黨對手川普,但贏了辯論就一定能贏得選戰嗎?回顧美國歷年總統選舉辯論,許多候選人都是一開始落後,到了後來才迎頭趕上,最後贏得選戰。

美國首場總統辯論27日登場,一向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共和黨候選人川普,表現差強人意,讓黨內人士跌破眼鏡。

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蕊 vs. 川普:「顯示他(川普)沒有繳稅,那表示我很聰明。」

準備周全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集中火力,讓川普難以招架。但回溯以往,首場辯論佔上風,並不代表贏家就能獲得最後勝利。

美國總統歐巴馬 vs. 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2012):「我們正將修正案上呈給國會,一項4兆美金計畫,但你任總統一職已經4年。」

2012年歐巴馬和羅姆尼首場電視辯論,歐巴馬一開始輸的慘兮兮,第二場扭轉落後頹勢、順利連任。1984年,當時73歲的美國前總統雷根對上共和黨候選人蒙戴爾,首場辯論雷根遭對手攻擊年紀不適任,第二回雷根展現幽默風格,反將對手一軍。

美國前總統雷根 (1984):「我並沒打算利用,我對手的年輕和缺乏經驗,來達到我的政治目的。」

雷根展現魅力,順利獲得連任,1988年,前總統老布希對上民主黨杜卡基斯,杜卡基斯首場表現優異,到了第二場卻出現反彈。

主持人 vs. 民主黨候選人杜卡斯基(1984):「州長 請問如果您的妻子被姦殺,您是否仍舊繼續反對,對殺手執行死刑,是的你知道的 我畢生都反對死刑。」

杜卡斯基的回應被民眾視為太冷血,反而提升了對手的聲勢。

回顧歷史,首場辯論的輸贏,未必能論定選戰的結局,而總統辯論講求的,並非精心設計的華麗舞台,而是給民眾一個審視候選人政見的機會,川普能否逆轉頹勢,就看下次端出的政策牛肉有多少。(民視新聞黃瀞儀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