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武治:拿過奧斯卡 還搶金馬獎?

請回文化部文資局長施國隆(左)7日早上親赴保安宮,拜訪董事長廖武治(中),雙方會談近2小時,不過廖仍婉拒接受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張潼攝)

中國時報【張潼、趙靜瑜╱台北報導】 「拿過奧斯卡,還回來搶金馬獎,不是很奇怪嗎?」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長年致力修復宮廟建物、保存民俗文化,獲頒第三屆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不過,廖武治認為「古蹟修復完工12年」才獲政府重視,無異錦上添花,決定婉拒領獎。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長施國隆7日親赴保安宮力勸,甚至連文化部長龍應台都致電勸說,廖武治仍堅持立場。 施國隆昨上午10時許,率副局長、承辦組長一行3人,親赴保安宮拜會廖武治,希望他改變心意,出席今天由馬英九總統主持的頒獎典禮和文化部午宴。 龍應台致電勸不動 雙方晤談了近2小時,廖武治仍再三婉拒受獎,最後龍應台親自出馬,透過電話勸說,廖仍禮貌回應:「請容我請假一次,以後有機會再拜訪龍部長。」 施國隆會後表示,第一屆國家文資保存獎著重有形資產保存,後兩屆則更加強調無形文化資產,而此次文資委員普遍認為「保安宮在這兩方面都貢獻很大」。 會把獎座送到廖家 施國隆說,龍部長與廖董事長是多年好友,知道他不能出席領獎,部長覺得遺憾。 施國隆說,「文化部已經通過審議,廖董事長不能來領獎,也無人代領,文資局會將獎座送到他家中。」 重現失傳百年習俗 廖武治無奈指出,保安宮從民國83年起花了7年,聘請國內外古蹟建築匠師、水電管線專家,合力修復整體建築;另斥資百萬元,邀請澳洲壁畫修復專家來台,替正殿迴廊壁畫「修修臉」。 維護古蹟建物的同時,也致力維護無形文化資產。如每年保生大帝聖誕前一天進行的「放火獅」儀式,就是失傳近百年的習俗,在多方努力下才重見天日。 12年無人問很灰心 廖武治認為,保安宮2003年就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肯定,此份榮耀迄今台灣並未有其他廟宇或個人獲得。但獲獎後,政府公部門不但從未聞問,第一屆國家文資保存獎亦未主動表揚,「實在心灰意冷」,因此決定婉拒。他建議把獎項留給需要鼓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