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容觀點:打造傳藝品牌 說台灣自己的故事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傳藝文化園區」1月21號盛大開幕,這是傳統藝術和台灣社會的一大盛事。傳藝文化園區去年由「善美的文化藝術基金会」接掌經營15年,董事長林敏雄大力支持,總裁徐重仁表示,未來致力於打造傳藝品牌,將傳統藝術推廣給社會大眾。開幕記者會上,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表示,宜蘭傳藝園區重點在於保存及展示臺灣傳統藝術,作為守護臺灣傳統藝術場域與永續發展臺灣傳統藝術的基地。

宜蘭傳藝園區承擔了發揚傳統藝術的重責大任,也樹立中央在地方經營藝文館所的範例,吸引各縣市的觀眾、遊客,強化了宜蘭的人文活動,分散台北的文化擁擠,降低了城鄉資源不均的問題。2004年園區委外由統一集團經營,2016年全聯善美的文化基金會接下經營權,不論統一或全聯,文化界都會擔憂企業為了追逐利潤,用遊樂園路線的通俗娛樂形式來辦理大小活動,取代原本應該努力彰顯的傳統藝術專業表演,辜負了千辛萬苦規劃這個園區的根本用意。統一集團運營期間,園區本定位為傳統技藝經常性的展演舞台,同時也是人材培育與資訊中心,然而展演舞台並未充分起到功效,園區近似商業宰制的「孤島」(參見邱坤良教授於風傳媒發表的專欄)。宜蘭傳藝園區是關心傳統文化的學者專家官員及地方政府努力規劃的心血結晶,自然有應有的期待和要求,開園籌備期間,全聯也勢必辛苦整合了來自產官學的各方不同意見。

全聯此次用基金會而非公司來運營,承諾利潤全數投入園區發展,投資沒有上限,虧損由全聯承擔,賺錢則回饋,這表現了企業家經營事業有成,回頭探尋自己的文化根源,看見傳藝文化當中台灣的生命力,回饋鄉土的誠摯心意。作為藝術工作者,樂見全聯秉持創造「社會幸福感」的精神,把傳統藝術的生命延續下去。讓起於民間的傳統文化再次回到大家的生活中。

未來園區的節目規畫會有那些呢?開幕記者會上,傳藝中心主任吳榮順表示,未來將持續在園區上演歌仔戲、北管、布袋戲、傀儡戲….等等各劇種劇團的經典老戲,也會讓宜蘭在地的藝術表演團體有更多演出機會,也將讓國寶藝師駐園指導、戲曲新秀、藝生長期駐園演出,並強化傳藝中心成為亞太傳統文化交流匯聚的主要平台。以上種種,都抓緊傳藝中心成立的核心目標。

全聯的節目規劃,也令人眼睛一亮。比如以「歲時節氣」、「生命禮俗」為經營主軸,把戲曲跟習俗節慶連結, 引進宜蘭五結鄉的百年習俗「八大庄古禮遶境」與無形文化資產「走尪」等,這些作為可以把傳統藝術還原到從前存活在民眾生活之中的處境,回復傳藝中心和信仰圈的關係,也能有效連結周邊各鄉鎮和社區加入,喚回台灣民眾以支持戲劇當作參與地方事務的歷史情感。又如:推廣「一校一傳藝」,把常民生活的美好帶到孩子面前,讓傳藝向下扎根;跟流行的媒體傳播、募資平台、身障兒童合作,把傳統藝術透過流行媒體和弱勢關懷的力量推出去,讓更多大眾有機會透過不同管道接觸傳統藝術。以上種種,都是團隊十分用心的規劃。

宜蘭傳藝中心重開幕,趕上過年燈籠節上場,這是小朋友們繪製的燈籠。(傳藝中心臉書)
宜蘭傳藝中心重開幕,趕上過年燈籠節上場,這是小朋友們繪製的燈籠。(傳藝中心臉書)

宜蘭傳藝中心重開幕,趕上過年燈籠節上場,這是小朋友們繪製的燈籠。(傳藝中心臉書)

筆者先前有幸在傳藝中心這個大家庭上班,傳藝核心的宜蘭園區重新開幕營運,自是一等大事,引頸興奮期待。筆者就讀北藝大時即有幸接觸到本土戲劇的研究計畫,畢業後編導演現代和傳統戲曲,並從事戲劇療遇,在專業劇場和應用劇場、傳統戲曲和現代劇場間工作,因此不揣淺陋,提出一些想法提供營運團隊參考。全聯傳藝團隊或許早有相關規畫,筆者為文,期盼能遙相附和,或是拋磚引玉。

傳藝中心有設備十分完善的圖書館,典藏重要傳統藝術書籍、影音資料,這些應該重新對大眾開放,並進一步充實資料,讓傳藝園區成為研究傳統藝術非到不可的重鎮。筆者2013年去了法國南部的Charleville-Mézières,這裡有偶戲學校、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兩年一次遍布全城的偶戲節大小演出,世界各地的偶戲研究者、藝術家都會特地前往,筆者正是在這個圖書館裏看了非常多珍貴的影片和圖片,對於後來的創作大有幫助

園區的大小表演廳、主題展示館,應該多加運用發揚,避免讓表演廳變成觀眾稀稀落落的蚊子館。當然,觀眾開發是最困難的,眾所周知,表演藝術本就觀眾有限,傳統藝術的觀眾又屬最稀少,再加上城鄉差距,就算在天龍國台北,送票請託都未必有人來看,何況是在宜蘭?

如何開發和吸引觀眾,相信是經營團隊用心用力之處。如同執行長李昱駪在一些報導中表示,他和團隊最大的任務,就是要把遊客變觀眾,進而讓觀眾成為粉絲。筆者淺見如下:開發和培養新觀眾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作法上,一方面要思考如何以流行、時尚、生活元素去刺激消費者和嫁接,讓大眾覺得觀賞傳統藝術也很時尚未來有趣,正如目前全聯團隊開展的許多規劃;另一方面要舉辦各種講解,從人類學社會學的觀點,讓觀眾理解傳統藝術承載的歷史文化,與自己和當代生活的關係,獲得領悟和感動,進而願意持續接觸和主動推廣。

傳藝年度大戲 「昌藝。撼陣」。(傳藝中心臉書)
傳藝年度大戲 「昌藝。撼陣」。(傳藝中心臉書)

傳藝年度大戲 「昌藝。撼陣」。(傳藝中心臉書)

人們為什麼要來傳藝?傳藝這個品牌意味著什麼?傳統藝術的創作靈感多來自於基層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具體呈現該地的風俗民情、思想價值、宗教信仰及食衣住行育樂等現況。這些傳統藝術是無數先民的智慧結晶,因時因地因人而誕生,又累積多代人的經驗與技藝而成熟。

我們無法在現實上回到歷史時空,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工藝、民藝、表藝中的器物、身段、曲詞等等,了解我們先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情態,連接到家族地理上的歷史情感,來傳藝就是來了解我們自己,從民藝、工藝、表藝,當中了解我們曾經是誰、現在是誰,未來又可能是誰,探索之後,去建構出自己未來的新故事。我們可以說:來傳藝就是了解傳統台灣文化,建構、創造和述說自身故事的一場旅程。

因此,如果只觀賞演出,不搭配解說,觀眾不會發現自己與傳統藝術有著更多可開發的「故事」,很難擺脫既定刻板印象,對傳統藝術產生興趣。最好把「表演節目」「講座」、「教育式的藝術活動」配套規劃,將後兩者視為「戲劇介入社會」,改變參與者(消費者)的重要企劃,而非只是促銷手段。

節目策畫上,講座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擁有人類學、社會學視野的文化論述和解說,指出傳統藝術正是土地情感、文化內涵、歷史記憶、先民智慧的載體,而非脫離時代與當代人生活無關的"落伍"代表。第二類是回應人們關心的共同主題,外在如何回應當前現實,訂定未來策略;內在如何達成個人生命渴望,解答生命究竟困惑。

傳藝中心最重要的是民眾的參與。(取自傳藝中心臉書粉絲頁)
傳藝中心最重要的是民眾的參與。(取自傳藝中心臉書粉絲頁)

傳藝中心最重要的是民眾的參與。(取自傳藝中心臉書粉絲頁)

放眼國內劇壇,不論現代或傳統,最常見的是這四種講座企劃:1、純粹專業技藝的講解、2、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ed)的作品賞析 3、有創意但文化底蘊不夠的跨領域拼貼解析、4、闔家歡小確幸式的大眾體驗。

以上都很好也有其階段功效,但更重要的是前述兩類活動,它們才能幫參與者更擁有歷史感、現實感和繼往開來的領悟。

策畫講座時,如果能夠以分眾的視野,量身訂做不同的主題企劃,設計演講者(lecturer)和團體領導人/催化員(facilitator)的不同帶領,將能照顧到不同的使用者需求。但是目前的公私部門和講者,能夠用傳統藝術來給予大眾講解和啟發的規劃少之又少,這是亟待填補的空缺。

許多企業家/退休人士渴望的是,銜接上東西方傳統智慧,開啟個人文化視野、增添個人修養。因此他們會去聽古典音樂、學習孫子兵法、老莊思想、鬼谷子、刺客列傳、易經、甚至身心靈講大小宇宙、內在之路、解決探討自己生命究竟議題渴望的課程,但目前沒有太多管道從傳統藝術供給他們需求。

政府官員決策者、正在衝鋒陷陣的企業領導者,關心的是如何找到競爭力,找出看待問題的新視角和新眼光,找到可以運用的戰略哲學觀。傳統藝術是否可以為他們開啟歷史感、現實感、世界觀,協助這些領導者知道本末先後、輕重緩急,精準把握當下,領導共同的輕重緩急呢?

一般上班族關心的是職場生存之道,如何向上向下管理、規劃職涯、避開辦公室鬥爭、順利達成績效、紓解工作壓力等。

宜蘭傳藝中心辦的燈具展。(取自傳藝中心臉書)
宜蘭傳藝中心辦的燈具展。(取自傳藝中心臉書)

宜蘭傳藝中心辦的燈具展。(取自傳藝中心臉書)

或許可以有這些策畫:演出三國演義關公劇碼時,搭配的講座包括:談到行天宮的常民信仰、三國演義的歷史書寫、台灣社會傳統上對於忠孝的觀念及歷史個案、當代社會長官部屬相處的職場智慧。

搬演薛平貴與王寶釧、陳三五娘時,搭配講座談台灣傳統的婚姻禮俗、著名的婚戀故事、現代的失婚家庭、性別議題、社福制度、如何撫慰受傷的心靈等。

去年剛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鮑伯狄倫,繼承的說書傳統和台灣唸歌仔、歌仔戲、布袋戲中的說書傳統比較討論,搭配歌仔戲和布袋戲的展演,或是談談台灣歌仔戲劇本創作者的得獎可能。

以上幾例拋磚引玉,用意在說明,講座規劃應該要超越「演前導聆」的思維,不單僅止於講解技術,而是能夠接上傳統藝術背後的精神和文化歷史意涵,對應現代人的思想和情感,指明那些歷久彌新,那些又是時代差異。

在推廣傳統藝術時,從分眾量身設計的觀點,銜接上傳統智慧,連結歷史土地文化精神,回應人們對人生的究竟思考,提供來自於傳統的助力和加持。使大眾透過欣賞傳統戲曲/藝術,而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蘊、自我知識和創新可能。

別具新意的演出節目策畫:「參與式劇場」(Paticipartory theatre/art)、「應用劇場」(Applied theatre)、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把「故事」引進園區,把「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引進園區。

如果能夠設計讓參與者成為「共同創造者」的活動;讓大眾、師生、各領域藝術家、各階層人群、遊客把自己當成藝術家共同創造。來傳藝就更是了解傳統台灣文化,建構、創造和述說自身故事的一場旅程。走出傳藝,你可以去建構出自己未來的新故事。

園區有各式古色古香建築,以及寬闊的室內室外各場域,都適合規劃上演各式劇碼,劇中有歷史角色扮演、戲劇角色扮演。

比方說,可以仿效美國麻州普利茅斯農場(Plimouth plantation)的訪客漫步在原貌重現的1627年英式鄉村中,碰到穿著古裝的演員的旅程。在傳藝中心裡,訪客走在民藝大街上,可以遇見曾活在日治大正年間的宜蘭聖後街街民,走在鄭氏家廟廣孝堂、黃舉人宅,可以遇見鄭氏、黃氏家族,這些扮演的演員,每個人都對當年風俗民情與個人生命史都瞭若指掌,訪客可以問他個人獨特的故事,日常生活、宗教信仰、醫療實務、戲曲演藝,蓋宗祠的經過或家族八卦,跟他們一起觀賞歌仔戲落地掃的演出,甚至可以跟主婦們聊聊、嘗嘗剛做好的午晚餐,或者觀察如何製作藍染等工藝。

渡船上的船夫可以說日治大正年間的故事,也可以是傳統戲各劇種中「桃花搭渡」裡的人物,桃花與渡伯唱著「點燈紅」、「桃花過渡歌」,說說笑笑,帶船客渡河。

也可以用隱形劇場(Invisible Theatre)、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等不同概念和形式,在街上或游船上重現各種台灣歷史關鍵場景(如漳泉械鬥)或人生議題(親子衝突),把觀眾捲入,演出結束後再導入各種主題講座、解說和討論。

比方說,《哪吒鬧東海》歌仔戲、布袋戲要演出前,可以搭配隱形劇場,說故事的人或以商朝的哪吒和李靖、日治時期的歷史人物、或以現代社會的父子在街頭吵架,引發觀眾對父子關係的思索和討論。這本身既是一種戲劇介入社會的藝術形式,也能對演出發揮好的行銷宣傳效果。另外搭配設計親職講座、性格探索、情緒管理、等等各種課程,給看戲後的觀眾收費參加。這可以是一對多的講座,也可以是人數少而深入的工作坊團體。

也可以仿效西方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把藝術創造和日常勞動的場景,化為展演節目。重新規劃後的傳藝園區,遊客一入園就會先路經工藝傳習所,走入藝師與藝生的生活。節目規劃上,可以參考德國「煉鋼廠歌劇」導演Gerardo Naumann把觀眾帶進華沙北郊的煉鋼廠,把參觀藝術家的工作室變成是一套展演節目。每次十幾位觀眾,依次參觀藝術家工作室的不同區域,看著不同演出,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理解藝師的工作與他們私密的內在世界,不只看到藝術、傳承、歷史,更看到活生生的,生活中的人。比方說,藝師學徒的工作場景當作舞台布景,藝師不談工作而談自家庭、妻兒、興趣、個人習慣、日常飲食,一些有人味的小細節。

針對已經過世的工藝師/演員,也可以善用他們的影音和作品,設計演出。比方說筆者2016年在德國觀賞的Rimini Protokoll的戲劇演出”Evros Walk Water”,24名觀眾就是唯一的表演者。觀眾聆聽敘利亞逃到希臘的男民小孩在錄音機裡說著他們的故事,他們逃難的旅程、以及在雅典的日常生活,然後仿效約翰凱吉 John Cage 1960年代創作的 ‘Water Walk’這個音樂作品,現場用樂器即興製造聲響,表達自己的感受,替孩子們說故事。孩子們說:"我們想要為你表演,但因為我們不被允許,所以你們得自己來"。傳藝文化園區也可以整理過世或行動不便老藝人的紀錄影音和工藝品,去延伸設計出類似的展演節目,讓觀眾和演員超越歷史與時空界域的合作。。

也可以仿效德國藝術家波伊斯(Joseph Beuys)辦的「創意和跨學科研究自由國際大學」(Fre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for Creativity and Interdisciplinary Reserch)的計畫:「自由國際大學的一百天」(100 Days of the free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1977),十三個跨學科的研習營對民眾開放,包括工會成員、律師、經濟學家、政治人物、記者、社區工作者、教育學家和社會學家,他們和演員、音樂家以及年輕藝術家一起發表演說。另一個案例是,2009年哈瓦那雙年展裡面,古巴藝術家布魯格拉展出《格特林的耳語六號》,古巴民眾在林飛龍當代藝術中心(Centro Wifredo lam) 裡的講台上自由演講一分鐘。

古巴林飛龍當代藝術中心。(來源:lahabana.com)
古巴林飛龍當代藝術中心。(來源:lahabana.com)

古巴林飛龍當代藝術中心。(來源:lahabana.com)

傳藝也可邀請大眾輪番上台做一個身段、哼兩小節旋律、演奏(碰觸)樂器,一分鐘歌仔戲、一個動作和表情、一分鐘小故事…..等等,讓每個人可以輕鬆創意地分享自己跟傳統藝術之間的連結,看見自己與傳統藝術的關係。社會各知識階層/一般大眾都可以參與到藝術裡面。

也許有人會擔心這些講座、演出太嚴肅無聊、學術、無法吸引觀眾。其實,如果周杰倫和楊麗花一起演出,廖瓊枝和伍佰、五月天阿信搭配,小說家駱以軍、張大春也來演說表演,蔡依林、周杰倫、林志玲、張善政、侯孝賢、吳念真……等官員、企業家、知名學者、作家都投入,立刻就兼具流行、話題,雅俗共賞,讓更多人來親近傳統藝術。

園區的硬體設施已很完整,軟體上還可增加「說故事的人」。可以讓民藝大街的商家、園區的導覽人員、游船的工作人員,或從外徵召有興趣的民眾、學生、專業劇場、應用劇場工作者,培訓成在園區固定「說故事的人」。當訪客加入。一起對話和創作故事,就共同參與了一場了解傳統台灣社會、自我探索,用傳統藝術回應現代生活、當代議題之旅。

傳習

老藝師除了帶藝生,行有餘力的話,傳習對象也可以包括國外來的駐村藝術家、國內表演藝術工作者、各領域專業人士,讓各領域專業人士透過這些學習或接觸,豐厚自己的專業,作為一個轉譯者,將傳統藝術推廣出去,解釋和回應當代社會議題。

傳統藝術裡面有太多珍貴的元素,可以用來作為「創作」、「創新」的元素。應當設法讓社會各知識領域理解,願意挪出經費來上課,了解到這是讓領導者、青年創業者、社會工作者得到來自於傳統的助力和加持,具有更大的競爭力和創新思考獻。透過一系列有計畫的操作,知識階層也將變成傳統藝術最佳的轉譯和宣傳。

「現代行銷學之父」科特勒(Philip Kotler)說,「當某個品牌變成解決社會問題的行動象徵,並因此改變人們生活時,品牌就變得偉大。品牌應該許諾的是非比尋常的生意,並帶來文化層面的滿足感。」全聯團隊營運的傳藝文化園區正式開張,此刻不免寄予深切的期待與祝福,但願未來宜蘭園區成為社會大眾會專程前來欣賞傳統藝術的必訪之地,各知識領域、領導階層,都會為了演出登高一呼,呼朋引伴,特地到宜蘭參加,社會大眾都心心念念傳藝園區,願意「藝起來歸」,走一場建構自身故事,獨一無二的旅程。

*作者為戲劇編導,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藝術總監、曾任動見体劇團團長、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藝術策畫總監。戲劇創作、教育和戲劇療遇者。


相關報導
邱坤良專欄:劇場因何而建? 官僚結構與文化菁英的大都會迷戀
邱坤良專欄:新歡易失,往事難猜─ 國立傳藝中心向芝山岩拋出迷霧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