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打品質根留台灣 紡織業拚入歐洲市場

強打品質根留台灣 紡織業拚入歐洲市場

曾經被比喻為夕陽工業的台灣紡織業,近年來靠著機能性布料,重新站上國際舞台。其實有許多台灣紡織業者,他們一直默默地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產、貢獻與茁壯,他們證明了產業發展策略不會只有西進或南向,根留台灣也能作為成功的選項。

當大多數紡織業者,把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東南亞的同時,這家隱身在新莊的織布廠,卻正用這些高齡40歲的針織布機器,生產著符合全球有機紡樴品標準的棉布,因為最後製造出來的服裝,70%都銷往歐洲市場。

棉品實業總經理洪清峰:「我們把棉籽,把它再(回)收,拿回來再用,把這個(棉絮)刮下來,來作成這樣子的纖維,這是一個再生的植物纖維,它是天然的。」

經營模式與眾不同,其他同業西進中國,他根留台灣;其他同業拚產量打價格戰,他卻堅持品質。只作其他台灣同業沒有開發的產品。

棉品實業總經理洪清峰:「你品質如果贏過別人,你才有機會賣到高價的市場,如果品質輸人,你就是用價格跟人家競爭,對不對。我的競爭優勢,並不是我跟中國、馬來西亞,或越南、台灣的同業來比,台灣的同業是我們的好伴侶。因為怎樣?因為他作他的,我作我的。」

不斷強調品質,甚至在5年前投資設備作染整廠。原本外界認定,染整廠因為大量使用水電能源,根本是台灣紡織產業鏈中,比夕陽產業更沒前景的暗黑產業,但他採用環保染料或植物染料,降低溫度,減少用水,反而取得認證,讓產品順利進入歐洲市場。

棉品實業總經理洪清峰:「我們以前沒有看到的品牌,都已經進來,像歐系品牌、日系品牌,其實這些東西大部份是土耳其製造或中國製造。人家進來要侵略你,你應該也要往外去打天下。」

一直在國際市場打天下,洪清峰坦承,不是沒有想過要出走,但是經過這麼多年,他還真慶幸,自己當年沒有出走根留台灣。

棉品實業總經理洪清峰:「這15年,我最欣慰的是一個,我可以再做下去!那在15年前,離開的這些,我的同業,他們可能已經還要再轉移戰地,或者他收掉了,所以他不能夠再繼續在這個產業再能夠去發揮了。」

這位紡織產業界老兵,用自己的經驗訴說著,追求規模經濟,不是唯一的成功法則,西進中國和南向東協,也不是不變的競爭策略。(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