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不好怕憂鬱 醫:身邊需快樂朋友

醫師表示,身邊若有2~3個快樂的朋友,自己也會快樂的機率更大。(photo by Barry Pousman used under CC License on Flickr)

【台灣醒報記者林亭妤台北報導】「醫生,我常常心情不好,是重度憂鬱症嗎?」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廖士程13日在「生物科技研究營」上指出,憂鬱症是常見的精神疾病,較為嚴重的憂鬱症在國外終生盛行率可超過20%。廖士程表示,引起憂鬱第一原因是「和自身行為有關的生活壓力」,也就是說,壓力是自己施加給自己的,平常就要有分解壓力的準備。

台北醫學會13日舉辦「生物科技研究營」,主題意在揭開精神疾病的面紗,由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廖士程主持演講「心情不好也是病嗎?淺談憂鬱症的生物病因」。

為什麼會得到精神疾病?廖士程幽默的切題,向台下幾百名學生問說:「是遺傳嗎?意志力薄弱嗎?還是祖上沒有積德?鬼神附身?」引得台下學生哄堂大笑,他隨後解釋,引發重度憂鬱症的九大因素,第一名為與自己行為有關的生活壓力事件,約35%;第二名為與自己生活無關的生活壓力事件,占23%。

心情不好算什麼?廖士程從核心症狀、附屬症狀到生理性症狀,分析重度憂鬱症的診斷準則,核心症狀包括「幾乎每天、整天都心情鬱悶、情緒低落、容易哭泣、明顯對所有活動都失去興趣」;附屬症狀則有「幾乎每天都覺得無價值感或有不適切的罪惡感,比如股票大跌是因為自己沒有買」等。

最後還要反應到生理症狀上包括:幾乎每天胃口都明顯增加或減退、幾乎每天都有睡眠障礙、幾乎每天都感到疲憊或沒有活力、幾乎每天都有精神運動遲緩或激動,所有症狀集合在一起、時間夠久、加上生理損害,才會被研判為重度憂鬱症。

憂鬱症狀越嚴重,就越害怕被排擠,因此除了外人的主動關懷非常重要,先預防憂鬱的發生才是解憂之道,包括平常做好壓力的管理、減少或修飾壓力源、發展較沒有壓力的技能、規律運動等。

而根據美國著名的Framingham Study指出,當人的身邊出現有2~3個以上的快樂夥伴時,自身也會受到朋友的渲染、快樂的機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