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路合唱團 首登兩廳院

中國時報【陳宜加╱台北報導】 「隱形的翅膀,讓夢恆久比天長。」主要由智能障礙者組成的心路合唱團,今年「唱」入第20年,昨晚首度登上國內音樂最高殿堂國家音樂廳演出,平時受人幫助的他們,如今唱歌給人聽,重拾自信也找到自己不同的可能。 心路合唱團成立之初,僅由數名志工臨時起意,由擁有40年經驗的指揮黃慶鑽帶團。他坦言,起初沒有人看好這群愛唱歌的智能障礙者真能登台,但堅持迄今足跡已遍布各地,更曾遠征大陸,20年來參加團員已有近200人。 他表示,不少人具音樂天賦,旋律感受性或節奏感、律動強,透過合唱團獲得成長,例如改善注意力、記憶力,也成為良好心理輔導平台培養自信與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擁有目標。 「他們能力雖不如人,但在合唱中找到自我。」團員小鍾(化名)歌聲獨特而細緻,即使心智年齡僅7、8歲、注意力無法持續,如今卻是合唱團主將,每首歌曲僅聽1、2遍便能熟記,合唱團給予舞台,讓他更有成就感。 心路合唱團昨首度登上國內音樂最高殿堂、國家音樂廳演出,曲目多元包括《彌賽亞》、台灣歌謠《四月望雨》與原民歌謠《太巴塱》等。不少團員前晚興奮表示「睡不著」;也有人激動分享,本來受人幫助、如今卻能夠唱歌給人聽,「透過音樂發現自己不同的可能。」 「不要只用耳朵聽,更要用眼睛看。」黃慶鑽說,心路合唱團選歌正向,鼓勵活出希望、努力生活,《唱出希望》、《隱形的翅膀》為招牌歌曲,真正詮釋「唱歌」。成功站上國家音樂廳不僅是榮耀,更是台灣重要里程碑。年底前也盼舉辦一場完整、獨立紀念音樂會。 「一顆父母心,陪孩子走一生路。」心路基金會執行長張玲表示,心路合唱團讓孩子唱出自己心中的歌曲,心智障礙孩子情緒較不穩、職場中容易遭遇挫折,需要管道抒壓,合唱團讓孩子更穩定就業、生活,跨越身心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