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製香師技藝傳承 不怕劣香競爭

郭永茂(左)將手工製香技藝傳承給兒子郭濬鋐(右),讓大小廟宇繼續飄香。(許智鈞攝)

中國時報【許智鈞╱屏東報導】 「人神溝通的媒介,怎能馬虎!」東港傳統製香師郭永茂,用天然原料製香35年,不論檀香、沉香等高級線香,皆依客人需求訂做,堅持以手工繁複程序完成。他見證製香產業的興衰,將手藝傳承給兒子郭濬鋐,讓國內大小廟宇繼續飄香。 55歲的郭永茂國中畢業開始學習手工製香,打底、上粉、染色、曝曬,4道程序每天重複數十次,為了生活他不曾喊累。生在東港傳統漁村,討海人對於宗教信仰格外重視,製香業當時相當興盛,如雨後春筍般冒出30多間。 郭永茂指出,196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禁止人民提香祭拜,也讓當地製香技術失傳。多年後台灣人見到龐大商機,紛紛到對岸開啟香鋪,卻讓台灣技藝外流,大陸學到技術後,研發改良製香機具,產量暴增讓手工製香漸漸沒落,迄今東港只剩3間製香舖。 他表示,香的好壞聞就知道,傳統製香原料分為出家人坐禪,香味能安定人心的「沉香」,祭祖、拜神的高級「檀香」,以及最常使用的中藥香3大類,與劣香燃燒後的化學味大有差異,且機器生產求快求量,讓線香點燃後容易彎曲變形。 22歲的郭濬鋐說,製香環境溫度高,還要隨時注意每個過程,一有閃失就會浪費昂貴原料,也讓同輩不敢嘗試。他從小就幫父親製香,早已習慣惡劣工作環境,雖然路途艱辛,但他要將健康的香繼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