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川柳川重生 林佳龍借鏡荷蘭

打造綠川柳川重生 林佳龍借鏡荷蘭

台中市積極打造綠川柳川重生,市長林佳龍借鏡荷蘭鹿特丹水廣場,兼具休憩與蓄洪功能,同時也參考當地水岸再生園區,為外埔綠能園區循環經濟,找到最佳範例。

仔細聆聽導覽,台中市長林佳龍東看西瞧,對鹿特丹水廣場的成功經驗相當有興趣,因為這裡正好可以成為台中市綠柳川改造的借鏡。

民視記者陳仕承:「眼前這個鹿特丹水廣場,在雨季時可以發揮蓄洪的功能,那在旱季時也是,民眾打球休憩的場所。」

有人玩滑板,有人坐在階梯聊天,整座水廣場由3個大小不一的水盆組成,地面都有溝槽,能把雨水引流到水盆內。不直接排入下水道系統,延遲洪峰流量36小時。

台中市長林佳龍:「我覺得在台中我們有非常多的綠川柳川,這些附近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做親水環境的營造。」

同時,把雨水與汙水下水道分流,這樣不需要花大錢再新建汙水下水道,以更美觀的形式,達成滯洪效果。

水岸再生區裡頭,看似廢棄的船屋,其實是咖啡廳,餐廳的廚餘殘渣、排泄物,經過園區實驗室,還能轉變有機堆肥;甚至經由沼氣發電系統轉換成燃料,大幅減少用電量。

台中市長林佳龍:「我們更有企圖心,來把循環經濟、循環工業、循環農業甚至這個理念,可以在台中來做推廣。」

民視記者陳仕承:「曾經是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工業區,聚集了許多造船業,以及重金屬工業,但因為土地長期污染之下,不能再使用,但是透過創新產業進駐,讓這個園區重新再活化起來。」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