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側記-政務官態度 無法悲觀 續走開放路

工商時報【譚淑珍】 2007年,在韓國京畿道果川綜合政府廳採訪財政經濟部次官趙源東時,韓國內部不斷有「經濟泡沬化」的憂慮聲;「韓國經濟潛伏著危機病毒」、「徐徐沉沒的船」,是當時韓國財經界用來形容韓國經濟的形容詞。 2016年,在首爾「2016年外國人投資周」現場見到產業通商資源部第一次官鄭晚基時,韓國經濟命脈所繫的企業財閥,一個接著一個不是出現經營危機,就是面臨相當大的困局。會不會再次發生「完美風暴」?韓國財經界再度憂心質問。 趙源東與鄭晚基,除了都是次官,在入閣前都曾在總統府青瓦台歷練過外,沒有共同點,甚至他們所處的政治環境也不同。然而,令人驚奇的是,不論是2007年的趙源東,還是2016年的鄭晚基,面對韓國的經濟困境,用字遣詞竟相差不大,只是時態不同。 2007年時,面對全球經濟籠罩在金融海嘯發生前的焦躁與不安,趙源東坦承,韓國經濟確實面臨困局,但是,「沒有必要悲觀。」 當時,他形容外資不但沒有撤資,還因無法融資給韓國感到「憂心」;同時,韓國持續推動各項的改革,經濟政策也朝向透明化與更為符合國際標準而邁開大步。 當然,還有自貿協定(FTA)。當時,韓美FTA是未來式,到了2016年,則是完成式。當鄭晚基談FTA時,韓國FTA覆蓋的貿易額是全球第二大,但是,所面對的經濟難題是更勝當年。 鄭晚基同樣不否認,韓國經濟現況不佳,但是,「沒有悲觀的權利。」因為韓國有克服難關的經驗,因為韓國外人投資持續成長...。 還有各項的改革工程,2016年的鄭晚基再一次的強調:「韓國不會停止不前,」因為韓國永遠都有需要超越的目標。 從2007年到2016年,韓國經歷盧武鉉、李明博與朴槿惠三任總統,兩次政權替換,FTA一直是不變的基調,不論政治立場、不管當年是在野,還是現在是在朝,在政策目標前,政務官的態度相當一致。 看看韓國,想想台灣,如果還想問「韓國憑的是什麼?」趙源東與鄭晚基就是其中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