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急著上市的背後真相

旺報【丁學文╱上海金庫創投管理合夥人】 新經濟叩關A股方興未艾,西去美股的有愛奇藝、嗶哩嗶哩、虎牙、優信、蔚來、拼多多、騰訊音樂。南下香港的則有小米、美團、同程藝龍、映客、平安好醫生。當然,每個公司各有盤算,不能一以待之,但富士康希望盡快擺脫代工標籤的急迫路人皆知,而轉型就得找彈藥燒大錢。據富士康招股書顯示,它準備募集272億人民幣,並讓公司插上新經濟翅膀從硬件轉型成大數據AI導向的互聯網高科技企業。你也許會說燒錢也不一定成功,但不燒錢拼一把只怕富士康會越來越辛苦。想看看富士康2017年毛利率10.14%,本益比僅11.16倍,加上資產負債率超過80%,不急行嗎?小米是另個例子,說實話它價格真是高得離譜,巴菲特有句名言: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小米就是寅吃卯糧,初創市場把估值增長空間吃光,巴望著股票市場來買單。核心問題還是業績追不追得上估值?即使上了市,就怕辛苦游上了股票市場,才回頭發現泳褲還留在初創市場,難怪小米掛牌股價跌跌撞撞,會弄得雷軍淚流滿面不知所以。 台灣觀點 細看這一批上市的準獨角獸企業,給人的感覺除了多,還有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急。小米上市估值從宣傳的1000億美元直接腰斬,美團估值也從600億美元降至400億美元。急著上市的原因當然是有利可圖,目前美股、港股仍處在牛市狀態,並且很有可能是QE牛市的尾巴,一旦市場反轉,這些科技企業還想上市,只怕比登天還難。 美股從2008年金融危機復甦之後開始了最長的一輪暴漲,到現在已經10年,港股也是連續多年上漲,大部分板塊估值處於歷史高位。所以,對獨角獸來說,搶跑上市就是爭朝夕,最重要的是這些獨角獸們也到了必須上市的節點,再不上市,前面上車的股權基金只怕都得便秘,但遺憾的是這輪上市冷暖不一,甚至絕大多數出現破發,其實這就是警訊。 初創市場 寒風凜冽 初創市場早就寒風陣陣,股權投資人和機構對估值被推向高位的獨角獸避而遠之,除了少數小巨頭獨角獸還能融到資,大多數獨角獸為了謀求下一步的發展,只能去股票市場騙散戶融資輸血。要知道大陸獨角獸們經過N輪融資,已經被推向了一個難以想像的泡沫位置。再不上市,不僅融不到資難以生存,甚至可能獨角獸立刻變身成為毒角獸。 現在的資本市場,一面是火海,一面是冰山。熱鬧的上市潮背後,流動性緊縮的資金壓力與日俱增,企業虧損急需輸血,而供血的機構卻正被抽乾。一張調控的全球大網撒下,有人撤離,有人堅守,新一輪洗牌拉開大幕。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備不足糧草的企業,很可能像2000年那樣,迎接他們的是急轉而下,甚至倒閉。 股票市場 供過於求 看著站在香港聯交所苦笑敲鐘的雷軍,不知他會不會想起當初許下的5年不上市的諾言。改口的還有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八個月前他還信誓旦旦,如果我們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上市,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Deloit預計,今年下半年香港將迎來10家獨角獸上市,雖然車水馬龍的港交所迎來了IPO大年,但數量狂歡並沒有帶來金額的大漲。2018年上半年新股數量按年大增49%,融資額按年卻減少17%。 6月29日,小米IPO定價落錘17港元,是招股書披露發行價的下限。已上市的企業則在破發命運裡掙扎。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港交所新股破發率高達72%。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習以為常的蜜月期為什麼不見了?獨角獸為啥頻頻破發?既然破發它們幹嘛還這麼急? 資金緊縮 來日方長 讓我告訴你,其核心原因就是貨幣政策緊縮,加上大陸政策去槓桿及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資金緊張,獨角獸在初創市場牛皮吹不上去,只好上股票市場融錢。 過去大陸互聯網企業最喜歡的玩法是虧損燒錢擴市場,然後刷流量去IPO,只要有流量估值就不會低,為此近年來獨角獸都在不斷忙於收購或者內部孵化熱門項目來擴充體量。但我發現股民傻久了也會變精明。企業值多少錢,其實除了講故事,真正的盈利能力才是關鍵。小米和美團估值比預期低,是因為之前的水分太大。如果企業沒有造血能力,說的故事又不具備說服力,還想用過去方式忽悠,上市之後被打爆的風險就非常大。 時間如果回到2015年的上半年,那個群情興奮全民吹泡泡的年代,有兩件事到現在還讓我激動:全民炒股,人人股神;全民創業,基金滿地。投資人感慨搶項目太難,只好瘋狂見人、瘋狂撒錢,創業項目的估值迎風就漲,誇張的甚至幾天一個價,美國電影才看得見的上億美金融資開始變得尋常,創業項目每輪融資之間的時間差越來越短。 但這一切都在股災之後戛然而止!自那之後,股權基金的口袋越捂越緊,隨著時間流轉,它們退出壓力卻越來越大,當新基金無力接盤,即便地板價,該上市還要上。 上市泡沫 只宜旁觀 這個冬天剛剛開始,現在還看不不到盡頭。貨幣走向決定了這一切。 2016年開始,除了去槓桿、資管新規漸次出台,加上貿易戰此起彼伏,美元加息,各種利空因素籠罩,市場的情緒日漸悲觀。從前的水龍頭一個個關上了。上市等於上天堂的日子已經遠去,現在很多IPO大股東在幹嘛?在質押股份,為什麼?因為缺錢。不管你說你是技術驅動、模式驅動、人力驅動,本質上你就是靠資金推動,搶上市是只是你為了在最後的窗口期搶錢。 2015年的泡沫將不再重現,貨幣超發大水漫灌的模式不會持續,小心駛得萬年船,除非你有專業能力或者靠譜的顧問,否則別再人云亦云搶投新股IPO,小米和美團,它們只不過是為了抓住能夠廣儲糧的最後一根稻草,準備夾緊尾巴等過冬,你可別成了伸頭讓人狠割的韭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