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電火"."普紅龜粿" 士林.天母百年傳統

"普電火"."普紅龜粿" 士林.天母百年傳統

起來不太一樣的普度,集中在台北市士林、天母一帶,而且早從150年前,就流傳至今。

三牲素果,豐盛供品,每到農曆7月,各地普度比盛大,要說奇特的,莫過於台北士林,宣傳普度竟然還會有海報,士林街仔「普電火」,這是啥米啊?連在地里長都霧煞煞。

民眾:「有可能嗎?家電嗎?」

民眾:「普電火?這是什麼東西,電燈嗎(這會聯想到什麼),電燈嗎?」

當地里長洪銘鎮:「電燈也要普度,我就想說很訝異啊。」

「普電火」不是普電火球,也不是普「電線桿」,普度對象同樣是「好兄弟」。

會這樣取名,是與早年的普度裝飾有關。

文史工作者簡有慶:「周遭牽了很多電燈泡,來作照明跟裝飾,所以叫「普電火」,有點張燈結綵的味道,有一句話講說,士林街仔普電火,石牌普紅龜粿,北山普豬公尾,湳仔「普家產」。」

傳統士林、北投一帶,採「4區輪值普渡」,個個名稱奇特,各有典故,相互串連成詩。

除了店家多的士林街仔,石牌早年種稻多,供品「紅龜粿」多,山頂指的是「陽明山」,養豬戶多要「普豬公尾」,三芝蘭指的是現在天母、蘭雅、芝山岩一帶,4區塊合稱「四角頭」。

士林工作者簡有慶:「湳仔「普家產」,因為以前士林的「蘭雅」,有很多大地主,他們就會準備很豐盛的供品,來這邊讚普,所以叫「普家產」,就是家產的意思。」

用當地特色命名普度,奇特作法傳承150年,下回再聽到,有人普度「普電火」,別再跟電燈泡,連想在一塊兒。(民視新聞薛嘉瑩、馬登洲台北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