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評-河水是如何變色的?

中國時報【阿潑(文字工作者)】 每當提到環境訴訟,人們大多會提到《永不妥協》這部好萊塢電影──茱莉亞羅伯茲飾演的單親媽媽,如何奮勇與財團對抗,找回環境正義。《我們的河:科學與救贖的追尋》中也有個類似的角色,一個平凡的母親奮鬥多年,就只為了獲知兒子甫出生便罹癌的真相。她將有相同遭遇的父母組織起來,成立「孩童癌症群聚問題公民行動委員會」,至今都未放棄追尋並解決那橫亙在心的疑問。 現實世界並非戲劇,從來無法簡化成正邪不兩立,或單靠一人的勇氣便可驗證真理。《我們的河》作者費根曾是資深科學新聞記者,又身為新聞學者,自然不會選擇煽情討喜的路徑,來梳理這個在美國環境運動史上著名的案例。他不以堅強有勇氣的女子作為書寫視角,讓讀者感受到「永不妥協」的感染力,相反地,儘管這位名叫琳達的母親主導了整個運動,但在全書五百多頁篇幅中,琳達出場數寥寥可數。 費根選擇的是一條艱難且有距離的路:他談河的污染,先耙梳了這條「湯姆斯河」數百年來的歷史;他談化學工業污染,則開展了3、4個世紀化學工業發展史;他談癌症成因,卻從醫學史切入,談醫學如何演變出今日的流行病學、公衛醫學,甚至與遺傳相關。他以廣博的知識與淺白的文字,帶領我們從一個每日服藥、掙扎生存的孩童的身體,踏進了千百年來科學醫學交織的廣大知識網絡,而這網絡又漸漸收束成美國紐澤西的一條無名小河,這條河域如何從荒涼之地成為觀光經濟重鎮,與這發展同時卻有相應而生的污染與疾病。於是,產生了下列問題:他們罹患的疾病,是否與工業有關?若是有關,如何證明?若能證明,那又跟哪一種化學物質有關?這種化學物質若不在國家認定毒物裡,甚至無人認識,那又該怎麼辦? 以上所有問題,都非直覺或常識可回答,其因果相關性背後,是綿密的科學研究與檢驗方法的嘗試與演進,每一段科學累積都是一個好看且驚人的故事。閱讀此書過程,我難免會想到牛頓那句話:「如果我看得比較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費根並無意將之引導至「科學累積到今日,豐厚成果便成真理」,相反地,透過湯姆斯河流域污染的抗爭與檢驗,他明明白白寫出讓人「殘念」的結果:即使想方設法確認了致病的化學物質,也透過不同化學分析、質譜圖,確認不存在於資料庫裡那30萬種化合物之內的這項物質該是什麼──這種塑膠製程中會產生的三聚體副產品,從未有任何機關檢驗過,自然不在任何資料庫裡──但沒有在污染物清單裡,濃度又少,該如何證明它就是致癌原因?從這問題開展的科學檢驗與嘗試,又是一段漫長且困難的過程。與此同時,流行病與公衛醫學的統計、檢測,也在這案子上下了不少研究功夫與辯論,同樣也是另一個篇幅的開展。 這些看來困難且耗費心力成本的科學醫學研究過程,都是要回應到居民的訴訟身上:因為官司都必須建立可信的因果關係論證,由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來指認這些事實。因此,湯姆斯河流域的居民的抗爭故事,自然不像好萊塢電影一般,有了絕對的答案或振奮人心的結局。它仍然留下許多疑問,而這疑問就跟過去所有科學上的遺憾或不足一般,留待後人解答。 但作者並非沒有結論,他藉波士頓大學環境流行病學專家歐佐諾夫的話:「每當某個公衛效應大到連流行病學研究都可以調查得出來,我們就知道有個重大公衛災難出現了。」費根說,如果以此話為依據,那麼湯姆斯河孩童癌症群聚問題,其實是人為的公衛災難,而這本是可預防的。 此書出版之際,台灣的RCA工業污染、後勁溪污染案等司法判決已下,關注這些污染案的讀者,或可在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察覺,儘管湯姆斯河是位在美洲偏僻地區的小河,儘管這個案件不若印度農藥工廠爆炸那樣為世人所知,我們仍可在工廠如何偷倒廢水、如何在廠區裡傾倒掩埋廢棄物等等行徑,看見台灣工業污染案的種種影子。湯姆斯河似遠卻非遠。而台灣這些工業污染案的判決結果,顯然也不能實踐所謂的環境正義,然我們卻也同樣可以從此書中了解,在環境正義實踐的背後,有多少知識與行政的艱難。 如同書的最後,一位父親說:「如果我能持續參與,就是紀念我女兒最後的方法,即便科學家永遠都無法提供明確的答案。我學到的教訓是,面對科學的時候,任誰都不能傲慢,以為自己無所不知。就是因為那些公司與政府的傲慢態度,我們才會有那些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