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古希臘羅馬遺址!那些戰勝時空的古代「美魔女」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Walid Mahfoudh,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Walid Mahfoudh,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在人類文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古希臘羅馬帝國幅員遼闊,不但版圖曾經橫跨歐亞非大陸,羅馬甚至在各地設有行省,也因此即使千百年過去,依舊能在許多地方發現驚人的遺址⋯⋯這些建築美的令人印象深刻之餘,許多超前技術至今依舊成謎,即使以現代的眼光來看,依舊被視為偉大的壯舉!現在就讓我們來好好讚嘆這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美魔女」吧~~

*黎巴嫩・巴勒貝克

巴勒貝克 (Photo by Naoki Taky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巴勒貝克 (Photo by Naoki Takyo,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東北方大約85公里的地方,與敘利亞交界處,有一座貝卡谷地(Beqaa Valley),早在西元前一世紀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就以穀倉聞名。

而這座谷地中、海拔高度約1,200公尺的地方,坐落著黎巴嫩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遺跡——巴勒貝克(Baalbek)。

巴勒貝克 (Photo by Freedom's Falco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巴勒貝克 (Photo by Freedom's Falco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名稱原意為「太陽城」,巴勒貝克在西元前64年被羅馬人征服後,成為羅馬帝國的聖地,在長達200多年的時間裡,宏偉的宗教建築陸續出現⋯⋯

巴勒貝克 (Photo by Alexmounaye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巴勒貝克 (Photo by Alexmounaye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在希臘羅馬時期稱為「赫里奧波里斯」(Heliopolis)的它,四周環繞著花崗岩和白色大理石打造的城牆,隨著時間流逝,歷經當地多場無情的地震、基督徒與穆斯林間聖戰的摧殘,甚至被當成其他防禦工事或建築的採石場,巴勒貝克還是「挺」了下來。

巴勒貝克 (Photo by Kevin Chidiac,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巴勒貝克 (Photo by Kevin Chidiac,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如今遺留下來的四座神廟中,又以酒神巴克斯神廟(Temple of Bacchus)和眾神之王朱庇特神廟(Temple of Jupiter)最大也最壯觀,同時被列入世界遺產。

巴勒貝克 (Photo by Jerzy Strzelecki,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巴勒貝克 (Photo by Jerzy Strzelecki,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其中巴克斯神廟四周環繞著42根高度將近20公尺的圓柱,除結構完整外,它最大的亮點,是大量且精緻的浮雕和鑲嵌畫。即使部分已經消失,不過在密室可以清楚看見葡萄和酒壺的圖案。

巴勒貝克 (Photo by Paul Saad,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巴勒貝克 (Photo by Paul Saad,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聳立於寬廣的平台上,必須藉由階梯才能抵達的朱庇特神廟,因為三塊位於地基的巨石,而在拜占庭時期被暱稱為「三石」(Trilithon)。原本擁有54根19公尺高的科林斯式列柱,不過如今只剩下6根「獨挑大梁」⋯⋯

巴勒貝克 (Photo by Lodo27 from Moscow, Russia,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巴勒貝克 (Photo by Lodo27 from Moscow, Russia,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你可以在這些柱頭上,看見分別象徵出生和死亡的雞蛋與箭頭雕刻。

值得一提的還有,消失的列柱中有8根被帶到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摩洛哥・瓦盧比利斯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User: (WT-shared) Radouane at wts wikivoyage,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User: (WT-shared) Radouane at wts wikivoyage,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西元前3世紀時,腓尼基人來到今日非斯和拉巴特之間一片肥沃的土地上,興建了瓦盧比利斯(Volubilis)的前身⋯⋯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Subhros,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Subhros,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位於梅克內斯(Meknes)附近,西元一世紀開始,昔日的聚落因為羅馬人的統治而蓬勃發展,讓它不但面積從12公頃擴增九倍,各式各樣的公共建築更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Christian Rosenbaum,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Christian Rosenbaum,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教堂、寺廟、凱旋門等公共建築,大多位於城市比較古老的部分,至於瓦盧比利斯知名的豪宅,則分布於將它一分為二的主要道路後方,也就是比較新的部分。

主要道路有著鋪面,兩旁延伸著人行道,伴隨著數十家店面林立的拱狀柱廊。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Ahmed.magdy,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Ahmed.magdy,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至於被稱為「凱旋門」的卡拉卡拉拱門(Arch of Caracalla),位於新、舊城的交會點。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Prioryma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Prioryma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大教堂和卡比托林神廟(Capitoline Temple)是最主要的兩大公共建築。

大教堂落成於3世紀初,長42.2公尺、寬22.3公尺,原本樓高兩層,很可能是以利比亞另一座世界遺產大萊普提斯(Leptis Magna)的大教堂為藍本。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ArishG,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ArishG,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至於位於大教堂後方的卡比托林神廟,獻給羅馬最重要的三大神靈:朱庇特、茱諾和密涅瓦。在附設13級階梯通往主殿的中庭裡,聳立著一座祭壇。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Jerzy Strzelecki,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 (Photo by Jerzy Strzelecki, License: CC BY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瓦盧比利斯因為種植橄欖而繁榮,許多華美的私人建築也因此出現。

其中特別是建築中精緻的鑲嵌畫,成為它最引人注目的焦點,當中不少主題都與神話有關:奧菲斯之家(House of Orpheus)、青年之家(House of the Ephebe)和維納斯之家(House of Venus)等,都不能錯過!

*約旦・傑拉什

傑拉什 (Photo by Guillaume Baviere from Uppsala, Sweden,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84554176@N00/5661468145)
傑拉什 (Photo by Guillaume Baviere from Uppsala, Sweden,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84554176@N00/5661468145)

最初由亞歷山大大帝興建於西元前331年,位於約旦首都安曼以北將近50公里處的傑拉什(Jerash),曾經被羅馬、拜占庭、甚至阿拉伯帝國統治過,而後卻因為地震和戰爭的破壞,逐漸被人遺忘⋯⋯

傑拉什 (Photo by Zairo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傑拉什 (Photo by Zairon,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被暱稱為「東方的龐貝」和「千柱之城」,深埋於地下的它,直到1806年才再度被發現!

傑拉什 (Photo by Flemming Ubbesen,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Macellum,_Jarash_-_panoramio.jpg)
傑拉什 (Photo by Flemming Ubbesen, License: CC BY 3.0,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e_Macellum,_Jarash_-_panoramio.jpg)

坐落在海拔600公尺的高度,這片占地廣大的古蹟,大部分建築來自富裕市民的出資捐贈:成排科林斯式柱、哈德良拱門、賽馬場、獻給宙斯和阿提米絲的神殿、公共澡堂⋯⋯其中光是劇院就有兩座。

傑拉什 (Photo by Guillaume Baviere from Uppsala, Sweden,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84554176@N00/5658747818)
傑拉什 (Photo by Guillaume Baviere from Uppsala, Sweden,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84554176@N00/5658747818)

南劇院舞台前方的凹室中央,有一塊獨特的石頭作標誌,從那裡即使以正常的音量說話,聲音也能輕易的傳達四周。至於較小的北劇院,大大拉近了表演者和觀賞者之間的距離。

傑拉什 (Photo by Carole Raddato from FRANKFURT, Germany, License: CC BY-SA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carolemage/34401834826)
傑拉什 (Photo by Carole Raddato from FRANKFURT, Germany, License: CC BY-SA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carolemage/34401834826)

至於傑拉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造型獨特的橢圓形論壇,四周環繞精美的柱廊,令人聯想起位於梵蒂岡、出自貝尼尼設計擁有優雅弧形柱廊的聖伯多祿廣場(Piazza San Pietro)。

*突尼西亞・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IssamBarhoumi,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IssamBarhoumi,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還記得2000年英國大導演雷利・史考特(Sir Ridley Scott)的史詩電影《神鬼戰士》(Gladiator)嗎?一場場在圓形競技場中上演的格鬥戰讓人血脈賁張,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而拍攝這部電影的背景地,正是位於突尼西亞東部艾爾迪約姆(El Djem)的圓形競技場。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Houssem.dafdouf,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Houssem.dafdouf,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在古羅馬時期稱為「蒂斯德魯斯」(Thysdrus),和瓦盧比利斯一樣因為橄欖而致富,並且在西元二世紀時發展到達巔峰,留下不少羅馬帝國遺跡。其中特別是落成於西元3世紀初的圓形競技場,讓它地位因此大幅躍升,成為繼迦太基之後羅馬在北非的第二大城!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Jerzystrzelecki,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Jerzystrzelecki,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Cheima fezzani,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Cheima fezzani,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以長100公分、寬70公分的石塊堆砌而成,高達36 公尺的它總共分為三層,60道拱門由石柱支撐,形成可容納多達3萬5千名觀眾的世界三大競技場之一。由擁有巨大財富和政治影響力的戈爾迪安一世(Gordian I)下令興建,西元238年時,他就是在蒂斯德魯斯自立為羅馬帝國皇帝。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Hajer issaoui,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Hajer issaoui,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和許多古蹟一樣,圓形競技場也曾遭到破壞,成為興建附近村落或凱魯萬(Kairouan)大清真寺的採石場,甚至慘遭土耳其人的砲火襲擊。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Iheb Ezzaier,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爾迪約姆的圓形競技場 (Photo by Iheb Ezzaier, License: CC BY-SA 4.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所幸在突尼西亞獨立後慢慢獲得修復,如今成為當地的知名景點,並且在夏季時,搖身一變成為古典音樂會的表演會場~~

*土耳其・艾菲索斯

艾菲索斯 (Photo by Adam Car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菲索斯 (Photo by Adam Carr, License: CC BY-SA 3.0,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古代世界七大奇蹟除古夫金字塔外,其餘都毀於地震和火災,阿提米絲神廟(或譯「阿耳忒彌斯神廟」,Temple of Artemis)就是其中之一。這座獻給希臘月之狩獵女神的神廟,曾經聳立於土耳其伊茲密省、塞爾丘克(Selçuk)附近的艾菲索斯(Ephesus)遺址上⋯⋯

艾菲索斯 (Photo by Erik Cleves Kristensen,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erikkristensen/13975430603)
艾菲索斯 (Photo by Erik Cleves Kristensen,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erikkristensen/13975430603)

儘管阿提米絲神廟如今只剩下一根大理石柱為記號,不過艾菲索斯倒是相當有看頭。這座古希臘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大城市,在羅馬共和國時期持續蓬勃發展:神廟、圖書館、劇院、公共浴場等建設接連誕生,成為人口多達40~50萬的「亞洲首座兼最大都會」!

艾菲索斯 (Photo by Rafaela Ely,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rafaela_ely/15219581677)
艾菲索斯 (Photo by Rafaela Ely, License: CC BY 2.0,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rafaela_ely/15219581677)

不過西元6世紀時,因為注入愛琴海的泥沙淤積,讓這座城市從此成為鬼城。

然而這片地中海東部最大的羅馬考古遺址之一,依舊向世人展示昔日繁華的原貌:可能是古代最大劇院的艾菲索斯劇院,可以容納2萬5千名觀眾,坐擁通往海港的海港街的主要景觀。這裡原本用來表演戲劇,而後在羅馬人的統治下,開始充斥著聲嘶力竭的格鬥聲。

艾菲索斯 (Photo by Michi, License: CC BY-SA 2.5,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elsus-Bibliothek2.jpg)
艾菲索斯 (Photo by Michi, License: CC BY-SA 2.5, 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elsus-Bibliothek2.jpg)

仔細按照原貌重建的塞爾蘇斯圖書館(Library of Celsus),原本興建於西元125年,用來紀念被暱稱為「塞爾蘇斯」的Tiberius Julius Celsus Polemaeanus,這位古希臘人曾經擔任羅馬帝國總督,圖書館由他出資,並且由他兒子建造。「虛張聲勢」的立面,只要是為了增添它的視覺體積~~

艾菲索斯 (Photo by Kitkatcrazy at en.wikipedia,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艾菲索斯 (Photo by Kitkatcrazy at en.wikipedia, Wikimedia Commons提供)

其他值得一看的古蹟還包括包括:描繪狄奧多西一世皇帝(Theodosius I)等人物浮雕的哈德良神殿(Temple of Hadrian)、被當成小型戲劇和音樂沙龍使用的奧德翁(Odeon),以及裝飾著精緻壁畫和馬賽克鑲嵌地板的排屋(Terrace Houses)。另外行走在大理石路上時,也別忘了尋找一下以圖代文的路標!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