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公司管理/大陸商界9大“危機”

2016年,不論對於大陸企業還是企業家來說,實屬多事之秋,危機四伏。殊不知危機其實一直伴隨著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家的成長,關鍵是看企業和企業家自身,是否具備穿越低谷週期的能力。 01 多元化危機 董明珠:企業發展不能做跟隨性的企業 今年董明珠身邊的麻煩事不少。從大家質疑的格力手機,到格力業績下滑,從欲通過收購珠海銀隆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再到近期卸任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為格力規劃的多元化之路引發了不小爭議和挑戰。 “企業的發展不能做跟隨性的企業,而是要真正成為一個創造性的企業。格力電器的發展,第一個就是創新,格力的創新理念是不要做依附型,不要做跟隨型,而是要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我們經常用彎道超車形容中國的製造,我今天要用直線賽跑進行中國大陸的製造。”——董明珠 葉檀評論:“我希望董明珠有一家真正屬於自己的企業。” 有人認為,董明珠具有企業家才能,另一些人認為董明珠並非一流,如果格力電器是董明珠的個人企業,她將有足夠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才能。而現在,沒有這樣的空間。她歷數的分紅,投資者視為既有收穫,她所說的未來,一些投資者並不認可,她希望增強話語權,因為攤薄了股本而失敗。她的發飆,是向投資者說的,也是射向認為她凋零的一顆橡皮子彈。 從這個角度,我希望董明珠有一家真正屬於自己的企業,跟李東生一樣,有涅槃的機會。 02 “人財”危機 賈躍亭:蒙眼狂奔下的“人財”挑戰 樂視12周年之際,賈躍亭的一份員工公開信首次將樂視“錢和人”的問題與挑戰全盤托出,讓樂視在股價陷入低迷的情況下,被各路媒體所“輿論包圍”。 “一邊是突飛猛進的戰略與業績,一邊是日益凸顯的資金與組織壓力。一邊是冰冷的海水,一邊是升騰的火焰。沒有哪家公司有這樣的經歷,一次次在冰與火中淬煉。”——賈躍亭 吳曉波評論:“節奏是成長的秘密。” 絕大多數的大型企業,都經歷過令人窒息、瀕臨絕境的極限測試。在這樣的過程中,考驗決策者及其團隊的,一是對節奏的把握,二是對邊界的控制,三是有沒有好運氣。 節奏是成長的秘密。越是大型的組織,對節奏的要求就越高。德隆當年的敗局,並不在於並購的瘋狂,而是它的資本供給模式過於單一和原始,與實體轉型的速度無法匹配,造成節奏上的失控,最終因國家宏觀調控的突然降臨,產融紊亂,而導致整體的崩盤。 邊界的控制則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現金流的邊界,二是公共信用的邊界,三是核心業務的邊界。 樂視目前所遭遇的,正是對節奏和邊界的考驗。 03 品質危機 褚時健:只有一個要求,別讓別人吃虧 今年,89歲的褚時健做了一個猛過後生的決定: 砍掉3.7萬棵果樹。去年網上銷售的褚橙遭遇品質吐槽,褚時健在《北京晚報》上公開致歉後,做了一個決定:果樹間距不到3米的,一律砍掉。目前產果的總共23萬株果樹,如果保持3米株距,就要砍掉3.7萬株樹,也就是要砍掉約2000噸的果子產量,砍掉了兩三千萬的收入。 “品質不好,不砍樹是不行的,不下這個決心,就解決不了問題……我這個人,別人占我便宜可以,但我不占別人便宜。做企業最重要的是就是做人。無論對於我自己還是我的後代,我只有一個要求:別讓別人吃虧。”——褚時健 毛大慶評論:“沉澱,是褚時健對創業的核心理解,也是他人生的寫照。” 今年“褚橙”得以正名,是“褚橙”品牌建設的一大突破。為此,“褚橙”推出了自己的“傳承”推廣語:每一步都需要沉澱。 04 政策危機 程維:抱怨容易,但要改變千難萬難 相關部門關於網約車的新政,加上對優步中國業務的並購,引發的“市場壟斷”爭議,一時間,偽共用、滴滴將死、政策掐喉……等各種非議將滴滴推到了與風口浪尖。這對於一家剛剛成立4年多的滴滴,80後的程維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很多時候,看到問題、抱怨很容易。但想要推動改變千難萬難,一定會受到攻擊和壓力。最重要的是,如果你有一個夢想,許下一個承諾,就要不斷付諸努力。”——程維 周其仁評論:“為何開個網約車,要如此‘特別關照’?” 本市消費的其他產品和服務從吃喝拉撒睡直到城市公共事務決策領導,也並沒有規定只限本市戶籍人口才能供給,為什麼偏偏開個網約車,就要多上這麼一條特別關照? 答案十有八九是“網約車特殊”。世間萬事萬物當然都特殊,不過在各個特殊當中,總含有抽象的一般性和共同性。希望這幾個城市計程車管理當局能夠回答:網約車究竟特殊在什麼地方,才真的需要規定“非本市戶籍人口”不得從事? 05 增長危機 雷軍:小米要堵住那些漏水的短板 2016年對小米來說,成為了?車的一年。銷量下滑、管道危機、紅利瓶頸、生態鏈建設挑戰、勢能衰減……甚至被雷軍引以為傲的產品品質,也被人們越來越多的所構陷。雷軍開始直接接管手機產品研發和供應鏈,進行手機部的第二次創業。小米是否能扭轉不利局面?尚無法定論。 “小米真正遇到的問題是前三年長得太快了,透支了這兩年的成長。電商又遇到了瓶頸,我們在太短時間完成了電商的攻城掠地。同時,做線下的難度、複雜度非常高。前五年我們是在不管不顧地跑,今天我們開始強調木桶理論,要堵住那些漏水的短板。”——雷軍 吳曉波評論:“專注極致口碑快,還在不在?” 現在小米做的各種各樣的生態,是一個大實驗。 生態鏈裡面涉及到很多企業,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長期的科技性投入,在小米整個生態鏈中,性價比都是一個重要原則。但家電行業的利潤很薄,管道成本只有8-9%,利潤打壓空間很小。怎麼能夠支援每一個生態鏈企業都能夠獲得可持續的技術性的進步? 外界爭議來自於兩部分,首先小米用互聯網手段,對製造業的攻擊太成功。所以你在極致口碑快這部分,做得非常好,這是技術問題。2013年和董明珠打過一個賭,5年之內小米銷售額能否超過格力。我覺得,從現在來看,它被抽象化了,一個技術流派和互聯網方法論流派之間的對決,都還需要時間。 06 信任危機 楊元慶: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熱愛聯想 2016年年初,一篇關於楊元慶是否稱職的微信文章在業內瘋轉,收購摩托羅拉有沒有錯、聯想為何被華為甩的越來越遠、聯想品牌手機為何消失、高層大換血意欲何為、聯想還能否再次崛起……一連串的質疑貫穿了整個2016年。 “對於聯想來說,沒有一個人比我更熱愛它,沒有一個人比我對這家公司傾注了更多的感情。我們現在面臨的情形是,已經爬上了一座山的峰頂。但是不能停在那裡,我們要去攀登一個更高的山峰。沒有捷徑可走,比較踏實的做法是下到山腳下,這要有一個下山的過程,因為你在培育一個新的業務的時候,你不能指望它在一開始就給你賺錢、盈利,你肯定要投入很多的錢,可能要消耗你的核心業務來賺取這個錢。”——楊元慶 柳傳志評論:現在評論楊元慶行還是不行,都還早點 不論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一把手永遠是決定企業成敗最關鍵的因素。怎麼判斷一把手的素質呢?有三條:一是得有高遠的目標,拼命往上奔;二是要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咬定青山不放鬆;三是學習能力,能跟得上時代,學習能力本身包括了人的胸懷、情商。 頭一條楊元慶沒問題,第二條是楊元慶的特強項。 至於學習能力,我自己覺得楊元慶學習能力很強。 楊元慶的好處就是也許啟動慢點,但想明白以後就會盯住,不放鬆。所以現在評論楊元慶行還是不行,包括我在內,都還早點。評論一家企業時,不能因為一下到了高峰就認為真能怎麼樣,也許一個浪就下去了,有的企業經過低谷還能爬起來,你還真得高看他一眼。我對楊元慶實在還是高看一眼,希望他能夠把這個事琢磨得更透。 此刻,他面前有很大的難關和風險,但他確實有一輪部署,我總體還是看好。 07 控制權危機 王石:人要相信宿命 萬科股權之爭是近一年來,商界常談不衰的話題。再加上近來以許家印為代表的“新人”入場,這場股權之爭究竟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人都講宿命,你應該要相信宿命。”——王石 周其仁評論:“真不希望寫一篇《可惜了,萬科》” 我曾研究過科龍、健力寶、紅塔山等公司的案例。說來不免令人唏噓,這幾家轉型中誕生的公司,在市場上都取得過耀眼的成功。客戶、消費者、市場沒有淘汰他們,問題都出在公司的股權和治理結構,常常是大股東與創業企業家衝突,最後這些企業家個人命運悲慘,而公司輝煌也煙消雲散。 這讓我聚焦到一個概念,資本。資本是所有帶來未來收入的資源。不是只有錢才叫資本,錢要與人的能力結合,才可能創造未來的收入。搞企業,投資人的錢就要與企業家能力基於公司契約結合起來,才是資本。 科龍案例之後,我寫過一篇《可惜了,科龍》。這次真不希望再寫一篇《可惜了,萬科》。 08 創始人出局 莊辰超:好奇心一直驅動著我們用獨特的視角看待市場 2016年1月,去哪兒創始人莊辰超宣佈離職,成為今年創始人出局第一人。去年開始,隨著互聯網細分行業老大牽手老二之後,創始人出局的不在少數,但莊辰超的出去更多了一些悲情色彩。曾經想做“最後一個退休的線上旅遊企業CEO”的莊辰超,在不惑之年迎來了自己的事業轉捩點,那些追隨他的高官們也不出意外地按照商業慣例集體出走。行業內瞭解莊辰超的人士向媒體表示,性格較為強勢的莊辰超必定不會甘心居於梁建章之下,而“出局”也成了他無法擺脫的命運。 “好奇心一直驅動著我們用獨特的視角看待這個市場,用創新的策略不斷探索前行。”——莊辰超 評論:創始人出局,慣例or劫數? 行業企業被合併或收購之後創始人的出局已成為行業慣例,包括此前的滴滴快的呂傳偉、去哪兒的莊辰超、一號店的于剛、劉俊嶺,在被行業老大合併之後他們都選擇了出局。 我們注意到,一是所謂的聯席ceo其實是過渡時期必要的手段罷了,二是在合併之後的新公司無法保留兩個創業首領同時存在,也就是說雙方在新公司的定位是無法同時加以匹配的,三是弱勢一方的創始人心灰意冷,在新的公司中無法發揮其價值而不得不選擇出走。 無論是從何種角度來考慮這種情況既然發生了就代表創始人在企業內部中的位置不再像之前的那般重要,或者說有了可替代者。 09 誠信危機 李彥宏:失去用戶支持,百度離破產只有30天 1月貼吧事件,4月上魏則西事件,讓百度在2016年以危機拉開了序幕。“誠信危機”被各路媒體不斷提及,李彥宏在5月的一份內部信也承認,這兩起事件引起了線民對百度的廣泛批評和質疑。其憤怒之情,超過了以往百度經歷的任何危機。 “如果失去了用戶的支持,失去了對價值觀的堅守,百度離破產就真的只有30天!”——李彥宏 張維迎評論:重建誠信的艱難之路 當今的中國大陸,由於社會對政府的約束不夠,以及存在壟斷和腐敗現象,很有可能使誠信和監管之間的平衡無法達到,越監管越不信任,最終進入誠信的死角。這是十分危險的局面。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大陸面臨著重建社會信任的艱難道路。社會各界為此至少要在以下五個方面同心同力,以促成一個好的轉變:首先是產權制度的形成。第二,規範政府行為。第三,法律制度的建設。第四,社會仲介機構的發展和規範。第五,提高全民教育水準。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