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社評--夏張會:鞏固兩岸官方常態化聯繫管道

「兩岸事務首長會議」,也就是媒體所稱的「夏張會」(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於5月23日在金門舉行,雙方不但溝通近期許多兩岸爭議性較高的議題,也建立兩岸官方常態化聯繫管道,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兩岸事務首長會議」首次於103年2月11日在大陸南京舉行,當時稱為「王張會」(時任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開啟兩岸官方良性互動的序幕。其後第二次會議依兩岸輪流舉辦的慣例,於103年6月25日在台灣桃園舉行,除此之外,雙方也在103年11月在大陸北京舉辦「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舉辦期間進行會晤,建立兩岸官方常態化的聯繫管道。 接下來原本在2014年2月準備舉行第三次「兩岸事務首長會議」,但因某些因素而延遲舉行,也因此引起外界若干揣測,認為兩岸關係將有所變化。所幸,「夏張會」及時舉辦,不但鞏固兩岸官方常態化聯繫管道,也透過這個平台,溝通許多兩岸敏感性議題。 眾所皆知,隨著兩岸人員、經貿、文化等全方位的交流愈來愈密切,衍生出需要兩岸政府出面解決的爭議也愈來愈多、愈來愈複雜,進入學者所稱的「深水區」,有些事務有些已非兩岸事務層級的官員所能解決,需要兩岸主管雙方事務的高層首長會面來協商解決。所以,兩岸透過「夏張會」這個平台來解決相關爭議性較高的議題,實有其必要性。 此次「夏張會」談到許多議題,包括:兩岸制度化協商議題,也就是海基、海協兩會目前正在協商的議題,如ECFA後續之「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與「爭端解決協議」、「兩岸避免雙重課稅與加強稅務合作」、「海基、海協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環保合作」、「飛航安全與適航標準」、以及「陸客來台中轉」等議題。 在這些議題中,夏主委特別強調兩岸海基、海協兩會要儘速協商並簽署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尤其是我方關切的四大產業,包括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等,希望大陸方面能承諾擴大開放並降低關稅,相信大陸方面在聽取夏主委的說明後,一定會有正面積極的回應。 兩岸透過「夏張會」這個常態化的官方聯繫管道,溝通雙方的意見,解決當前兩會制度化協商所遇到的困難,使海基、海協兩會第11次高層會談能在可見的未來能順利召開並簽署協議,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夏張會」同時也談到其他台灣方面較關切的議題,包括馬英九總統在4月29日視察陸委會表示兩岸未來的三大工作:兩岸貨品貿易協議、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兩岸共同融入區域經濟整合等,夏主委也在「夏張會」時提出。 除了上述議題之外,「陸客來台中轉」帶動台灣航空運輸相關產業的發展、台灣申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門用水、M503航線、指標性重大經濟犯罪遣返、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海洋垃圾、越界捕魚、大陸62號文等有關台商的優惠政策、投資保障等議題,雙方透過也「夏張會」這個平台來對話,尋求共識,也為兩岸未來協商議題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當前兩岸交流非常密切,也連帶產生許多問題需要雙方官方協商解決,在兩岸共同努力下之下,「夏張會」順利在金門舉辦,建立兩岸官方常態化聯繫管道,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向前邁進做出重大貢獻,值得國人高度肯定。 期待「兩岸事務首長會議」能定期舉辦,成為常態化機制,解決兩岸關係發展道路上所面對的實際問題,為提升雙方人民的福祉積極努力,也為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再造新的里程碑。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