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殺手!心肌梗塞患不知有心病

因心臟停止而猝死的個案中,有80%至90%比例是由心臟疾病所導致。

心血管疾病位居國人死因第二名,僅次於癌症,稍不注意就會引起腦中風、急性心肌梗塞甚至猝死的健康危機,但心臟內科醫師表示,統計發現,至少有一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發作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心血管疾病,導致事前的預防更加困難。


猝死2大關鍵: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彥彰表示,突然間心臟停止而產生猝死的個案中,有80%至90%比例是由心臟疾病所導致,其中又以冠狀動脈疾病及心臟衰竭為最常見病因。冠狀動脈為供應心臟血流的主要血管;急性心肌梗塞發作時,原本冠狀動脈狹窄位置上的動脈斑塊破裂,會引起急性血栓,進而使冠狀動脈的血流完全阻塞導致心肌壞死。
心肌梗塞發病的前兆,包括胸痛、胸悶、喘、呼吸困難、不規律或不舒服的心臟跳動、頭暈、短暫暈厥等,而家族史、高血壓、糖尿病、血脂肪異常、吸食香菸、體重過重等,也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但研究統計卻發現半數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發作前不知道自己罹患心血管疾病。
運動觸發心肌缺血 心血管疾病患者高10倍
缺乏心血管疾病的認識,可能降低心臟病發的警覺性。黃彥彰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運動時出現心血管問題機會,比健康正常的人要高出10倍,且中等劇烈體力活動就有可能觸發心肌缺血情況。在1992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18.7%患者在出現心肌梗塞前,曾進行中等強度或以上的體力活動。


黃彥彰醫師提到曾收治一名外籍的何先生,在家中運動後突然倒地不醒,經緊急施予心肺復甦術和AED(自動去顫器)電擊,才成功回復心跳,緊急送醫經心導管治療發現為嚴重的冠狀動脈狹窄,進行氣球擴張術且置放支架,才避免引發更大的健康危害。
搶救心肌梗塞 心肺復甦+AED+心導管治療
很多猝死案例都是在急性心肌梗塞後發作的數分鐘內發生,醫師指出心室心律不整是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後致死的最常見原因。心室心律不整,包括心室頻脈及心室震顫,會造成心臟沒有辦法進行有效收縮,進而失去原本維持正常全身血液循環的功能。
而及時給予電擊去顫術是唯一有效治療心室顫動的方法。心臟驟停6分鐘內,依然有50%存活率,但是每晚一分鐘使用電擊去顫術,存活率便減少10%,10分鐘後才進行電擊存活率就已大幅下降。此外,若未在4至6分鐘內進行心肺復甦術,就有可能因為血液灌流不足,而對腦部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黃彥彰醫師提醒,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避免做強度太強的運動;民眾若發生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應立即前往醫療機構尋求治療,才能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而家人突然發生心肌梗塞,也要即時通知119人員、儘早實施心肺復甦術、進行除顫電擊,由救護隊員及急診室醫護人員實施心肺復甦術,再由心臟科醫師進行緊急心導管治療,才能盡快串起維持急性心肌梗塞病患的生命之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