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社會主義視野的反資本主義運動?

沒有社會主義視野的反資本主義運動?

2008年以來的全球經濟危機,與1929年開始的大蕭條有很多類似之處。然而,最顯著的差異是,1930年代的全球社會主義運動(在帝國主義國家中以社會民主派為右翼、無政府主義為左翼、各國共產黨為中堅;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以連結國際左翼運動的民族解放運動為代表)讓當時的人們明確感覺到,在破產的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世界秩序、以及作為此一此秩序在各地之表現的各種壓迫剝削體制之外,別有出路。相較之下,當代在許多國家地區雖然都出現反對破產的全球化資本主義將其禍害轉嫁給勞動大眾的群眾抗議運動,但這些運動之中的一大部分,由於歷史因素,幾乎完全缺乏1930年代曾經起過重要作用社會主義視野。

冷戰時代被打造為反共堡壘的台灣,即使到了2010年代,群眾運動中依然存在著強固的反共意識,反對資本主義的後果的抗議多半以自由、民主、人權等古典資產階級自由主義論述的語彙來表達。尤其中國共產黨目前已經成為維持當前東亞資本主義運作不可或缺的核心角色之時,反資本主義的抗議聲音更弔詭地以反對這個政黨及其所運作的國家機器為主調。由於近來台灣的重要群眾抗議多半自發性極高,特定政黨、社運團體、乃至個人所能夠扮演的角色比以往大大降低,因此,運動的風格與調性更少是源自於某些團體或個人的主張,而更多地來自社會成員共享的意識形態。

我們或許可以同意,歷史不會簡單重複、未來的非資本主義替代道路未必與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道路相同,但是,社會主義視野的缺席以及無意識的同二十世紀社會主義運動歷史的切割斷裂,不僅僅使得運動願景茫然,更為當下的抗議運動的運作帶來許多實際的矛盾與挑戰。我認為,微觀尺度下所看到的運動的問題,與這個運動在宏觀尺度上的問題必然有著間接的關連。本文嘗試描繪分析這些可以觀察得到、已經重複出現的微觀問題,並推論其在宏觀層次上的政治意義,希望能夠至少開始實事求是地落實於在地脈絡中討論運動的可能出路。

這一波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後果

1990年之後全球資本主義的發展常被命名為「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等等。它在核心資本主義國家、台韓港星等「新興工業國家」、以及之前被稱為「第三世界」的許多地區展現出與冷戰期間很不一樣的面貌。

在美國、日本、西歐,冷戰期間在國內政治與經濟議題上足以與資產階級右派相抗衡的改良派工人階級政黨、工會或其他形式的政治力量所支持的社會保障體系與相應的經濟運作模式(如美國的凱因斯派政策),紛紛退卻式微。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政治動態和歷史進程。在英美是柴契爾/雷根的右派興起,在日本是1993泡沫經濟崩潰。但是共通的背景是製造業大量從老工業基地外移到無工會地區、乃至國外,因而在左翼政治的傳統基地發生大量的關廠裁員,乃至連以往的中間偏左政黨都嚴重右傾,與右派一同高唱「國家競爭力」之類的口號。在這些地區,反對資本主義的聲音,從1990年代起,幾乎都以保衛既有的進步措施的面貌出現。

韓國、台灣與香港在1990年代的狀況不太一樣。全民健康保險之類的許多勞動階級所享有的政策保障與措施,以及環境管制政策等對於資本的限制,是在1990年代出現的。台灣與韓國的改變顯然是1980年代開始的民主化等政治社會變遷的後果。香港的狀況則較為複雜,牽涉到中英主權移交談判與本地資本與社會運動之間的複雜互動。

使得這個歷史變遷更形複雜的是,1990年代也是台、韓、港、星這「四小龍」開始大量資本外移的時代。在1960年代開始的、以替美日資本代工生產為核心的出口導向工業化的大脈絡之下走進入工業社會、城市生活、以及雇傭勞動體制的人口,開始出現兩極分化。

完整全文詳見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