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減量,你接受哪一個?

漲價、減量,你接受哪一個?

因應原物料價格上漲,許多食品、商品的因應策略是減量不漲價,期盼這種相對無感的方式能夠讓消費者接受,但還是經常引來反彈的聲浪。

其實這種情況幾乎舉世皆然,近期《實驗心理學:普論版》有美國、法國行銷學者共同研究指出,對於商品縮水的高敏感度,可以說是人類的天性,甚至還精確地估算出減少的數量,不過,對於物品增量,往往比較無感。這種特質傾向會令消費者面對商品增量時不自覺地自動接收,而面對商品減量時,就會很敏感到跳腳。

研究者以可口可樂為例,現今標準瓶裝約四百八十毫升,臺灣常見容量為六百毫升,已多於最初推出時的兩倍以上。試想,當原物料或其他成本低時,廠商會以「加量不加價」的方式販售,讓消費者產生便宜又大碗的感覺。可是,偏偏人們對加量的敏銳度並不高,很容易就習以為常,於是,當遇上商品成本提高需要減量時,往往只會覺得吃虧。

這項研究共涉及了好幾項與數量評估相關的實驗,結果發現,人們普遍在評估物品減量時的準確度很高,比方一項物品減少了一半,人們可以評估減少約53%,相當接近正確值。但如果遇上增量一倍,人們卻僅能評估增加了73%,還不及增加值的一半。

這種情況尤其在「特大號」、「超量」商品最為明顯。研究學者推測,這種減量預測能力,或許是跟最低數值(也就是「零」)有關。人們會有零的基本標準在,於是,對於減量的比重,有個參考依據。但是,增量是無上限的,因此比較難以捉摸。

除此之外,研究中也發現,如果是比較兩樣物品的大小或數量差距,受試者不管在增量或減量上,都能夠精準估算。

根據這些研究結果,學者提出的建議是,就長遠而言,「特大號」商品是一種雙輸策略,消費者不但被養大了胃口,習慣購買超出所需的商品,更重要的是,扭曲了知覺,而這些都不利於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因此,在行銷策略上若能幫助消費者對「大數量」、「大號」商品有更正確的知覺,便能夠幫助消費者接受減量、小量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