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下半年經濟成長 東北亞優於中國

工商時報【陳碧芬╱台北報導】 G20習川會後,牛津經濟研究院評估亞洲最新經濟情勢,認為重新談判應有助於遏制中國大陸和亞洲其他經濟體前景展望的下行風險。由於中美真正達成協議並不容易,估測中國大陸經濟並無法在下半年得到全面翻轉,但包括台灣、韓國在內的東北亞區,2019年的經濟成長動能將優於中國大陸,主因是寬鬆貨幣政策和內需振興政策的雙重發揮。 目前最令牛津經濟研究院擔憂的下行風險,主要來自製造業。幾乎亞洲各地區近月來的PMI(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都出現今年以來的最低數值,包括台灣都出現最快速的跌幅,「這是一如預期,特別是在東北亞區」,資深經濟學家Tommy Wu說,出口表現不佳短期內可能面臨進一步的壓力,現在展望下半年的經濟情勢,唯有靠著各國的寬鬆政策支持。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群認為,中國大陸的擴大公部門投資,和針對特定目標的利率調降,是延緩經濟疲弱的現階段最適當對策,例如推動基礎設施投資、具市場導引的利率改革,以及降低中小企業融資利率等,可視為支持經濟增長的有針對性舉措,「這有助於下半年經濟增長的穩定」。在習川會後,牛津經濟研究院重新整理中國大陸今、明年的經濟成長預估,應能到6.2%、5.9%。 Tommy Wu表示,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的穩定,會對亞洲地區其他經濟體帶來積極的外溢效應,而亞洲各國也力求刺激擴大內需、維持寬鬆政策,雙重經濟的效果能讓日本、中國大陸以外的亞洲經濟體,下半年的經濟成長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