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時代 傳統業者轉型求變

工商時報【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周士雄】 在聯網技術、感測技術及雲端應用服務逐漸成熟普及的帶動下,物聯網相關應用服務不斷的推陳出新,也帶動各式硬體載具不斷地被推導入市,測試並刺激消費者的需求。儘管目前各類物聯網應用多仍處於萌芽階段,實際需求仍尚未明朗,具獲利潛能的商業營運模式亦未明確成形。但不可諱言的,在物聯網的技術及服務推衍之下,確實創造出許多嶄新的商機,並帶動許多新興業者與新興產品的快速成長。 而回顧目前物聯網相關應用領域的發展,可以發現目前物聯網的主要相關應用領域多數是奠基在既有的產業範疇之中,如穿戴、製造、物流、交通、家居、醫療、監控、農業等,再透過相關聯網應用與服務加值,使之轉變為智慧穿戴、智慧製造、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家庭等等新興應用。 故對這些原本就存在產業之中的傳統業者而言,物聯網的新興應用,雖有利於其既有產品後續發展空間的擴大及延伸,但面對新興業者的切入或新興技術的滲透,也將可能導致整體競爭構面的轉變。故儘管多數傳統業者多將物聯網應用視為未來營運成長的關鍵動能之一,但也需審慎面對物聯網所帶來的相關挑戰。 以智慧車輛為例,在物聯網相關技術及應用逐漸成熟的條件下,如賓士、福特、奧迪及福斯等傳統的汽車大廠,均積極投入車聯網相關應用的開發,以期能開發出更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智慧化車輛,並成為未來營運成長的關鍵。但換個角度來看,如蘋果及Google等新興業者,則藉由相關物聯網技術投入「無人駕駛車」的開發,直接跳過傳統業者擅長的領域(汽柴油引擎動力、駕駛樂趣),切入新興的應用領域(電動系統、自動化駕駛運輸),雖然目前尚未成熟且可能仍有適法性的問題尚待考量,但可以想見,如未來「無人駕駛車」開始商品化量產,且獲得相關政府法規的同意,勢必會對既有的傳統汽車業者造成巨大的影響,並對目前的汽車供應鏈產生連帶的衝擊。 而智慧穿戴產業應該是目前發展已相對成熟,不僅吸引新興業者積極布局,且已有不少傳統業者已開始轉型投入,故或可以此為例,來分析傳統業者在面對物聯網相關應用發展之下,如何因應新興業者的挑戰,並重新塑造產品的競爭力。 目前智慧穿戴產品主要以智慧手錶為銷售的大宗,儘管2014年在三星、索尼等資通訊品牌業者積極投入之下,已帶動智慧手錶市場的快速成長,但因相關應用仍以科技應用為主,故對傳統鐘錶產業雖有造成影響,但並不明顯。 而在蘋果Apple Watch於2015年4月開始銷售後,帶動了另一波智慧手錶的銷售熱潮,且因Apple Watch具備科技性與相對時尚美觀的外型,且定價落在349美元以上的區隔,故開始對傳統的機械手錶市場造成衝擊。 如瑞士鐘錶工業聯合會(FSWI)指出,瑞士鐘錶業在2015年5月的出貨量下降8.9%,相當於17∼19 億法郎的金額損失,而此一出貨量的衰退應與近期Apple Watch的熱銷有關,而2015年6月份美國傳統手錶銷售額亦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並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衰退紀錄。而主要導致傳統手錶銷售下滑的關鍵,便是來自於智慧手錶的取代效應。 因此不少傳統的手錶業者也開始積極投入智慧穿戴領域,以期能迎接物聯網的商機,並降低新興智慧手錶對其銷售所造成的衝擊,而主要的因應之道,可分為直接推出智慧手錶因應,以及透過傳統手錶的智慧化以重新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兩大類。 直接推出智慧手錶的業者主要可以Fossil及TAG Heuer(豪雅錶)為代表,其發展的重要關鍵在於尋求與資通訊業者的合作,如Fossil及TAG Heuer 兩者都不約而同的與英特爾及Google合作,以投入其原本並不熟悉的智慧手錶領域,而Fossil及TAG Heuer的品牌價值能否順利延伸至電子產品領域,且能在與資通訊品牌業者正面迎戰後仍能受到消費者的肯定,將是發展的重要挑戰。 而在傳統手錶的智慧化的因應上,就目前的觀察,傳統手錶業者投入智慧手錶領域,如推出外加型產品。外加型產品的訴求在於保留機械錶頭的特性,而透過如錶帶等周邊進行加值,使傳統手錶亦能具有智慧化的效能。如Montblanc(萬寶龍)已規畫推出可拆換的智慧錶帶e-Strap(目前定價約375美元),透過可拆換的錶帶滿足手錶智慧化的訴求,但又無損其機械錶原本時尚、精品、可保值的定位。但可拆換錶帶的重量及體積,恐會影響消費者的穿戴體驗,且相對高昂的售價,也是能否普及到其他手錶業者的一大挑戰,故目前僅有高階的精品手錶品牌投入。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周士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