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明與16歲兒如朋友 《怪我太年輕》琢磨父子情

王維明直接用兒子的照片作為海報裡少年的模樣。(盧禕祺攝)

中國時報【林志勳、徐桐炘╱專訪】 導演王維明籌拍新片《怪我太年輕》,靈感取自西洋老歌的歌名〈Blame It on My Youth〉,電影藉三個台灣不同世代的17歲青年,探索青春的可能性和代價。片中設定1972年的少年,在2016年已為人父,與17歲的青春期兒子在互動後迸出火花並修復關係。王維明的兒子正值青春期的16歲,父子倆如何溝通?他說:「我就算晚上寫電影企畫到凌晨4、5點,早上6點半也要起床開車載他去上學,這就是最好的聊天時間。」 自稱是「一半嚴父、一半慈父」的王維明,平日和兒子就像朋友,但也會嚴格要求就讀華岡藝校的孩子多看雜誌文章、鑽研某時期的古典音樂。是否會在意兒子學業成績?他說:「這倒沒有!我和她媽媽只要求他保持『正直』和『理想』。」兒子常以「很酷」來形容喜歡的事物,王也套用年輕人的用語說:「正直的人才會酷,才會有力量,而且可以理直氣壯說出『我不跟你來這套!』」他期望孩子堅持理想,從中尋找快樂。 「兒子和我年輕時很像,戀愛經驗少,太單純看不清愛情的面貌。我年輕時常會問自己,我真的喜歡這個女生嗎?」王維明言談中滿溢慈父的神情,說兒子和他還有另一點很像,「對喜愛的事物一股腦投入」。王念書時有段時間迷上音樂,曾每天放學回到家就關在房間彈2小時吉他,媽媽喊吃飯都不出房門。 王維明的兒子是《怪我太年輕》第一版海報設計的人物靈感,海報裡的少年站在乍看是牆角的三個對比分明色塊之間,象徵關於青春的騷亂不安。王維明說,在為電影定名時徵求兒子意見,兒子很「酷」地回他:「取這個名字我會想去看!」片名就在父子簡單的對話中拍板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