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健診-新興市場美元債 增加息收首選

工商時報【本報訊】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張世東: 陶先生的問題,應該是不少中年人的心聲,手中有一筆固定資產,如何讓「息收」增加或本金再增值。 我想,可先從總體經濟來選標的,今、明兩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狀況仍佳,對於偏好收益資產的投資人,考量匯率波動,兼顧成長與抗震機會的「新興市場美元債」堪稱優質的選擇。 除了歐非中東地區的企業外,新興市場企業不管是投資等級債或是高收益債,財務結構持續改善當中,搭配國家信評的提升,使得新興市場債整體信用風險持續下降,尤其美元債在修正後,投資價值浮現;至於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考量匯率易受到地緣政治影響,宜慎重思考是否願意承擔風險。 當Fed會議紀錄略顯「鴿中帶鷹」,我會建議陶先生把150萬元當「核心基金」,選擇具防禦性、可長時間持有、有配息機會的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型基金。 另外,針對每月收入45K,若有結餘,可連同領到的息收作為「衛星基金」,選績效爆發力較強、適合定期定額的基金,本季包括中國股票型基金、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全球資源型基金都堪稱不錯的標的。 根據高盛估計,成熟與新興市場今年經濟成長力道都將較去年為高,且估計此波新興市場成長加速的持續性更強,加上原物料與大宗商品已自2016年低點反彈,石油市場的供需再平衡已經浮現,帶動原物料出口國經濟展望轉佳,為新興國家後續表現撐腰。 值得一提的是,陶先生買收益型基金可參考「七二法則」,以72為分子,預期投資報酬率為分母,兩者相除,大概就是本金配合複利投資後,財富增長一倍所需的時間。 舉例而言:投資某一檔基金平均年「含息報酬率」為6%,以72除以6得出12,則投資金額經過約12年可以增長一倍;當然,並非收益率愈高愈好,投資人應該謹慎思考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基金過往的配息成績,再來選擇標的。 以我操盤的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來說,採取「混搭投資級及高收益債」的策略,除了看好石油及天然氣、原物料、公用事業及以出口為主的消費性公司債;市場方面則青睞巴、俄、墨、土及阿根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