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接軌國際 台灣準備好沒

中國時報【黃舒衛】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統計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受美國總統川普的減稅措施以及貿易戰風險影響,總金額縮減19%,金額估計為1.2兆美元。美國仍是FDI主要去處,但流入額較前年減少18%。反觀經濟部投審會統計,去年核准僑外投資件數為3621件,較上年同期增加6.03%;投(增)資金額計美金114.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2%,投資金額更是近10年來最高。顯見在全球保守主義抬頭、貿易戰滿天烽火的局勢下,台灣逆流而上,打造資金、產業的避風港,招商引資已具成效。 另外,國內房產投資部分,根據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統計,2018年全台土地(含地上權)交易總金額高達1996億新台幣,已創歷史新高,如再加計地上權興建中個案,則更再立下2000億的新里程碑。其中工業用地仍維持9%的穩定成長,而製造業也雄踞買方族群的第二名,占33%,僅次於建築投資業。而商用不動產的辦公室大增116%、廠辦大增35%,成長幅度都遠勝住宅、豪宅市場,可見台商回流、產業需求擴增已有堅實的證據。 回顧大陸從2015年展開「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的供給側改革,2017年更針對特定地區、產業祭出「限汙令」、「停產令」,都推進台商轉型或移地生產,再加上全球反避稅措施,以及貿易戰的壓力,內外各種壓力掀起新一波台商遷徙潮。然而,這次走的不再只是30年前出走台灣的低成本競逐老套路,產業創新、區域整合、政策配套才是促進產業生根、深耕的新思維。另一方面,如何確保資金、企業確實進入實業發展,創造內需、就業機會、稅收,而非助長資產價格過度膨脹,需要政府提出具體辦法、嚴格監理。 目前全球經濟前景滿布烏雲,企業投資擴張的腳步勢必趨緩,台灣更應該掌握關鍵科技、市場、人才等優勢,從綁定產業鏈的角度思考,用開放的心態,在維護生態永續發展、資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積極接軌國際市場、適度鬆綁法規、獎勵前瞻事業、提供有績效評核機制的誘因,引導急流勇退的資源再次有序地參與國家建設、經濟發展、福利事業,鼓勵資本家用腳投票,重回台灣懷抱。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