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NBA終於用上鷹眼,既想解決判罰爭議也想帶來額外商機

今年休賽期,NBA微調了部分比賽規則,其中一條是限制非自然造犯規的動作。此規定一出,擅長造犯規的球員數據一下子大打折扣,例如詹姆斯·哈登,生涯場均得25.1分、場均罰球數達8.7個,但截至11月4日,他新賽季的場均得分只有18.3分,場均罰球不到5個,觀眾還能不時見到他在場上與裁判之間發生爭論。

面對一些顯而易見的犯規、出界和干擾球,裁判肉眼就能判斷出來,更復雜的情況也可以借助回放中心的高清攝像頭。不過,今年在NBA夏季聯賽期間,一隻新的“眼睛”開始出現在賽場中,輔助裁判看得更清楚。

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NBA夏季聯賽上,有14個鷹眼攝像機對籃球和球員進行追蹤。而在8月舉辦的WNBA總裁冠軍杯(Commissioner’s Cup championship game)期間,場館裡也安裝了鷹眼攝像頭,這套新的球員跟蹤系統在每場比賽生成約5000萬個數據點。

雖說這是NBA的一項新嘗試,但作為一種技術而言,鷹眼已經在網球比賽中發展多年,今年的美網公開賽首次在所有球場中都應用鷹眼技術。另外,該技術也早已應用到足球、橄欖球等運動項目中。

在NBA比賽中,通過高清攝像機、電腦和大屏幕來協同作用的鷹眼技術,相當於為比賽增加了更多拍攝角度,展示籃球的三維影像、飛行軌跡和落點,這些能力都為裁判增加了多維度的判斷依據。另外,因為有了數據分析能力,鷹眼技術除了協助判罰,還能監控運動員的運動表現,或者生成球員數據用於轉播甚至博彩業務,提升比賽的趣味性和用戶的觀看體驗。

但在談到鷹眼能做什麼之前繞不開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鷹眼已經在其他球類運動發展十多年,卻一直沒有運用到籃球比賽上?

以網球為例,網球的球體小、速度快,球能完全離身,運動軌跡能夠清晰地被攝像機記錄下來進行分析。但籃球的球體大、速度慢,被看清的難度遠小於網球。比賽過程中球員的身體接觸可能會遮擋攝像頭,球出界之前可能有三四個人都碰了球,誰碰出界外這件事情,就需要裁判在攝像頭的幫助下,借助經驗來判定。

而且,NBA從2014-15賽季開始就啟用位於新澤西的視頻回放中心,這個視頻回放中心初期投入就高達1500萬美元,配備17個視頻工作站,每個工作站由一台超清電視、三個觸屏監視器、一個鍵盤和兩個畫面控制器組成,配備一名回放員。加上3位裁判員的眼睛,不少人認為這對於判罰來說也足夠了。

不僅如此,鷹眼系統在回放時需要停下比賽,這也影響比賽的流暢度。勇士隊的主教練史蒂夫·科爾就明確表示,不喜歡比賽中的即時回放系統,並曾公開質問:“我們能廢除即時回放系統嗎?”按照NBA今年的新規定,新賽季比賽進入最後兩分鐘時,除非教練挑戰,不然當出現有爭議的出界球後也不會進行回放,結果取決於裁判的最後判罰,新規定也在限制鷹眼技術的使用場景和次數。

不過,如果放眼看向美國其他的幾大職業聯賽,便發現大家都在積極擁抱鷹眼技術。2020年,所有MLB場館都增加了鷹眼攝像機,以支持聯盟的Statcast分析系統。今年7月,NFL也開始使用鷹眼的SMART(同步多角度回放技術)系統。其他職業聯盟對於鷹眼技術的歡迎或許正在影響著NBA。

“在接下來的12到18個月裡,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實現自動化,”NBA籃球技術和創新負責人湯姆·瑞安(Tom Ryan)告訴SportTechie,“但我們是要讓鷹眼技術實現自動化,還是僅僅成為回放中心或場邊管理員的一項工具?這是政策所決定的,但我認為這項技術本身已經足夠精確。”

據SportTechie報道,鷹眼技術在NBA的短期目標是幫助裁判做判斷,比如是否有干擾球、球碰框後24秒計時器是否需要重啟,以及在比賽最後兩分鐘,球權出現轉換時,比賽時間有沒有及時停止。

而到了第二階段,鷹眼技術則要解決更復雜的界外球問題。“如果有足夠的攝像角度和足夠的處理能力,電腦應該能夠做出決定,我們對此非常看好。”瑞安表示。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除了在比賽中的數據分析能力,鷹眼還有分析球員表現的用途。

今年,WNBA在總裁杯上首次對鷹眼的性能數據能力進行公開測試。在比賽中,WNBA將鷹眼攝像頭與Kinexon可穿戴設備配對,雙管齊下地追蹤球員表現,最終計算出運動員在賽場中的速度,並在轉播中體現出來。

Ryan對球員的速度以及球的移動數據很感興趣,他發現鷹眼能全面捕捉球場中的球員動作,最終可以從每一個角度對動作進行數字化渲染和回放,這些功能對用戶體驗和互動都有所幫助。

當然,NBA在此之前已經有SportUV、Second Spectrum等數據服務商,但WNBA從來沒有過類似的系統,或許這也是鷹眼更容易也更先進入WNBA進行測試的原因。

相比其他數據跟蹤系統可能只提供運動員重心的單一數據,鷹眼則通過捕捉運動員身上的18個關節、四肢和身體上其他點的數據,產生更多關於人體骨骼和姿勢方面的數據細節。

Zelus Analytics的聯合創始人盧克·波恩(Luke Bornn)曾領導國王隊的研發部門,他對這項技術的前景非常看好。

“這些姿勢數據讓我們有更多更精細的信息,說不定能應用在投籃訓練設備上。現在棒球已經有跟蹤投球運動的系統,我認為我們也將擁有非常相似的東西。”

夏季聯賽作為NBA新技術的實驗田,效果顯著的科技也會很快應用到NBA的賽場上。Hawk-Eye Innovations的北美區總經理丹·卡什(Dan Cash)表示,在夏季聯賽中,鷹眼技術對於干擾球的判罰,以及比賽中的暫停、重啟提示效果都很可觀。他同時強調,鷹眼技術和裁判可以協同工作,“我們正試圖從數據的角度讓鷹眼成為NBA工作流程的關鍵部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懶熊體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李嘉詠,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