盪一個鞦韆

作者:蔡里長

最近我家裝了MOD,有免費的電影可看,而且真是數位化,可以自己挑時間看。由於里政煩瑣,加上身負奶爸任務,只有小孩睡覺的時間我比較有空,某天我挑了凌晨時間,看完「拔一條河」。

八八水災後,甲仙災區的學童奮力練習拔河,練到手都磨破了,但在比賽中屢屢獲獎,鼓舞大人從沮喪的低潮中站起來,重建家園。此片拍攝手法平實,但紀錄片就是這樣,越平實,越感人。

之後得知某版本的國小五年級國語課本,收錄了「拔一條河」的故事,我覺得這是應該的:讓小朋友知道電視裡除了車禍的行車記錄器畫面外,還有更多值得看的東西。

同樣是不屈不撓的精神,嘉義市光路里最近則要「盪一個鞦韆」。

光路里舊地名為「下路頭」,台語的意思是很窄的街道,可以想像早年此地光景並不好,經過一段與環境奮戰的歷程後,這個地方轉運了,道路拓寬後,此地改名光路里,有大放光明的意思。

相傳清康熙年間,嘉義下路頭一帶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人窮則呼天,居民中有人倡議盪高空鞦韆,期望藉此更接近「天」,呼求上天解民災苦,天可憐見,有一天瘟疫終於停止,百姓存活下來,這項活動也因此流傳,至今兩百多年。

比較科學的說法是,因為高空盪鞦韆很費勁,居民為了表達虔誠之意,每天用力盪來盪去,最後練出好體力,免疫力提升,瘟疫自然就好了。

另有一說是,先民來台時,各村莊之間為了爭奪資源,經常發生衝突,下路頭的高空盪鞦韆名義上說是為了祈福,其實是軍事用途,壯丁奮力把鞦韆盪得老高,為的是看清隔壁村莊的軍事部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不管是祈求瘟疫停止、鍛鍊體力或刺探敵情,這個活動的起源都充滿了先人的血汗。時至今日,鞦韆每年還是盪得高高的,但嘉義人已不再悲情,而是以辦喜事的心情看待這個活動,歡歡喜喜,熱熱鬧鬧。

北天燈、南蜂炮、中鞦韆,是嘉義人的期許。

活動每年農曆三月六日舉辦,主辦單位大年初一就開始籌備。高空鞦韆用的竹架,必須於農曆大年初一特地到山區去找,運下山後用特殊藤繩綁接,一層一層搭建上去,最後完成高度12公尺、相當於4層樓高的大鞦韆。製作過程完全遵古法,以刺竹與籐條編織,不用鐵釘或鐵絲,保留先人智慧與文化特色。

為了推廣這項特別的民俗活動,光路里里長林昇賢去年就開始尋找讓活動曝光的機會,他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最後終於確認,這個月29日胡瓜主持的「綜藝大集合」節目將到光路里錄影播出,讓更多人知道嘉義這項特殊的民俗活動,以及它充滿傳奇色彩的背景故事。

國曆四月二日,來嘉義盪一個鞦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