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務實面對亞投行的機會和威脅

工商時報【本報訊】 由中國所倡議和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從倡議迄今已有包括亞太地區,以及歐洲地區英、德、法、義、瑞士等42個國家表態加入,成為亞投行的創始國。連原來抱持反對態度,甚至想要串連日、韓、澳與歐盟國家杯葛、抵制亞投行的美國,近日也改口表示樂見亞投行的設置。並希望能與由美國主導掌控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等現有機構,發展出合作互補而非敵對競爭的關係。 綜觀亞投行從倡議到組建的這一番轉折,固然一定程度反映出美國和中國這兩個當今世界最大貿易體之間的消長氣勢。而對台灣來說,面對亞投行這個新興議題,過程其實是尷尬的刻意選擇不表態,以免惹得美國不高興。而今美國態度轉變,馬英九總統總算在日前接受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聯訪時,首度明確表態「我們不應該旁觀,應積極參與。」並透露他已指示率團前往參加博鰲論壇的前副總統蕭萬長,可以把台灣加入亞投行的相關問題,在預定今天舉行的蕭萬長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蕭習會」上進行討論。 有關台灣申請加入亞投行之議,在馬總統拍板定調後,雖然從先前的混沌狀態轉趨明朗,但並非意謂往後就可順風順水的安全上壘。分析起來,台灣加入亞投行,不只要解決以何種名稱、身分加入的難題。如何爭取達成台灣內部的共識,如何獲致對岸善意的回應,都是必需務實面對的議題。 首先當然是有關名稱、身分的課題。台灣由於特殊的情境,過往要爭取加入國際性組識,直接用中華民國的名號只會碰壁,從而演化出奧會模式的「中華台北」,WTO的「台澎金馬關稅領域」,以及亞洲開發銀行的「中國台北」等三種不同稱謂。而今面對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台灣如能比照奧會模式或WTO模式,應算是兩岸雙方雖不滿意卻可接受的安排。我們寄望今天的「蕭習會」能就此獲致明確共識,以免節外生枝,讓兩岸關係平添波濤。 相較於對兩岸在台灣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名稱問題獲致共識抱持審慎樂觀態度,如何凝聚台灣內部共識,可能反而是更為棘手難解。 其一是對於台灣是否有必要加入,以及利弊得失的論辯。主張加入者的著眼點,當然是認為有助於台灣整體經濟的發展與拓展商機,以及避免被進一步的邊緣化。甚至還可以有其他的外溢效應,如馬總統所說的,台灣可透過亞投行扮演區域和平締造者、人道援助提供者的角色,讓中華民國成為國際間的資產而非負債。又或如前經濟部長陳瑞隆所言,搭上亞投行這個便車,台灣也可能有機會參與另一個由中國主導推動的「一帶一路」項目。 歸納起來,主張參加者多著眼於亞投行可能帶來的機會,但反對者除了對於各種商機、外溢效應是否真能到位有所保留,他們眼中看到的,其實是聚焦於亞投行可能帶來的威脅,擔心在中國主導下,台灣的加入可能進一步被吸納與產生更深的依附關係,以致壓縮甚至喪失台灣的自主空間。 其二是有關加入亞投行的程序爭議。去年以反服貿黑箱作業為由所掀起的太陽花學運,無疑將會以同樣態度對待亞投行議題,包括談判過程資訊是否公開透明,應否受到國會甚至全民的監督審議等,都可能難以迴避。 其三是時效的爭議。常理而言台灣最好就是在亞投行倡議階段就爭取成為創始會員,以免夜長夢多。但反對者可能質疑馬政府目前已進入看守階段,應俟2016年大選後再來定奪。 以上三個層次的質疑聲浪在台灣加入亞投行成為熱門議題後,無疑將會次第出現。主政者應未雨綢繆,透過溝通宣導,一方面釋群疑,另方面讓民眾認知現實狀況,理解機會和風險本來就是並存。台灣不可能只想佔便宜卻不付代價,主管官署在分析台灣的強項與弱項,機會與威脅(即SWOT),做得愈透徹愈具體,台灣才可能走出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