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夏張會」看兩岸關係的穩中求進

工商時報【主筆室】 兩岸事務部門首長的「夏張會」,於23日在金門登場。這是我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自年初上任以來,首次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正式會談。這場會談的最大成果,是穩住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步調,也展現了雙方仍有依「穩中求進」的方向前進,可惜在具體事項上的實際進展並不多。 這次夏張會登場時,正是兩岸關係情境非常敏感微妙的階段。因為台灣的2016年總統選戰正在升溫,同時大陸和美日的國際戰略競爭,也趨於白熱化;兩岸關係處在這樣的環境下,難免受到一些不可測因素牽制,而難以按照主政者的想法來運作。 不過,這次夏張會仍然預設了甚多議題,顯然要把過去耽擱的進度追補回來。自去年3月台灣發生「太陽花」學運後,兩岸很多協商事項都陷入瓶頸,進退兩難,因而兩岸雙方想藉這次夏張會,來為兩岸關係「解套」的心態,實很容易理解。 綜觀夏張會討論的議題,計有10大項,諸如台灣加入亞投行、兩岸貨品貿易協議洽簽、金門自大陸引水、陸客來台中轉、兩岸互設辦事處等相關問題,都在其中。另外還有大陸國家安全法涉及台胞、台灣核廢料運往大陸處理等敏感議題。總的看來,整套議題涉及層面既廣泛又深入,等於是當前兩岸關係主要問題的總檢視。 這樣的議題安排,表示當前無論主客觀環境如何,兩岸雙方都可以把任何問題,提到檯面上談,而無需隔空喊話。這是去年太陽花學運發生以來,兩岸雙方高層會談,話題最為「全方位」的一次,也表示兩岸關係發展步調,已經重新穩住。 未來夏張兩人在這樣的基礎上,可以安排定期會晤,以對兩岸議題作階段性的檢討與前瞻,甚至可加強「熱線聯繫」機制,以及時機動解決兩岸間的突發問題;這樣將能充分避免兩岸互相誤判,也會使兩岸關係發展的步調,走得更有「節奏」。 儘管如此,這次夏張會,仍然受制於當前兩岸關係敏感的氛圍,以致討論的態度偏於小心謹慎,會上達成具體結論的事項較少,只有陸客來台中轉,和金門引用大陸水等少數議題,當場獲得拍板定案,即將付諸實行,其他大部份議題都要留待未來,再作進一步討論或推動。 譬如,各界最關心的台灣如何加入亞投行議題,雖然這次陸方重申了歡迎台灣加入之意,但也強調要積極探尋「台灣以適當名義加入」的可行辦法;這表示台灣未來在亞投行的會籍名稱如何,是個敏感的政治問題,我方早已提出的「中華台北」稱法是否可行,這次也無法從張志軍口頭上得到答案。 此一情況,顯然和台灣2016年總統選情有關。直白地說,如果民進黨真會贏得這場總統大選,則陸方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的空間,勢必會採取「寧緊勿鬆」的態度;屆時台灣在亞投行的會籍名稱,有可能要被迫使用「中國台北」,而非「中華台北」,只是當前陸方不露口風。 其次,這次夏張會另有一個政治敏感議題,就是「兩岸互設辦事處」。這個議題,雙方已談了經年累月,但到這次夏張會,依然未能拍板定案,只作成結論說「盡速安排關於互設辦事處的第8次業務性溝通」。跡象顯示,陸方並不想太早讓兩岸雙方互設辦事處,原因應也是台灣明年初將有總統大選,若現在就互設辦事處,則那明年台灣派駐北京辦事處的代表,究為藍營或綠營,並不得而知,最好是把互相設處的事緩一緩。 在台灣大選因素影響下,兩岸不急著處理政治性議題,也有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在台灣內部引發無謂的政治紛擾,使兩岸關係可以穩定地「過渡」2016年大選。 這次夏張會小心謹慎地「去政治化」,各方都可以理解。只是,經濟性議題居然也被輕描淡寫,就有些不合理;像工商界最關心的兩岸貨貿協議,這次雖列進了議題,結論卻只是「持續積極推動,盡快達成共識」,並未有更具體的進展。 難道說,今年的兩岸制度性經貿合作,也要受制於選舉因素,而無法邁開大步嗎?如是這樣,則兩岸關係即是過度求穩,很難期待會有新的突破了。為了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我們建議年底前還能再舉行一、二次「夏張會」,為雙方經貿合作建構更穩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