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網路霸凌反映社會現象

藝人楊又穎疑因遭網路霸凌而輕生,這個悲劇引發社會廣泛討論,有民代建議修法或制訂專法;但是楊又穎自殺與服兵役死亡的洪仲丘事件不同,洪仲丘事件後,引發的後續影響包括軍事審判改制以及修法;網路霸凌則是社會現象,如今若要以行政命令或法律來管理網路言論,必會牽扯到言論自由等重大爭議;這是社會倫理議題,非靠立法即可以解決。 楊又穎遭到的網路霸凌並非單一事件,而是網路普遍現象;網路已是現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網路使用者進入網路論壇、部落格等交流平台,或使用通訊軟體,這些環境都可能成為發生霸凌事件的場所;網路霸凌事件發生時,欺凌者以粗鄙暴力的文字和多媒體,以隨機、反覆或長期攻擊受害人,網民受到網路霸凌身心遭到的傷害,往往不輸於實體世界的霸凌,情緒受到打擊的網民,甚至難以正常生活。 依據兒盟調查,中學生中有三成曾遭受過網路霸凌,過去一年內曾被欺負者,推估至少有四萬名兒少。網路霸凌的可怕之處在於,不但遭到霸凌受害者生活受到影響,他們也會因受害而成為加害人,轉而霸凌他人;據調查,這些加害人成年後犯罪比率、酗酒現象比一般人高;也就是說,被加害人成為加害人後,個性及行為也會改變。 網路成為霸凌的場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這些霸凌者都是匿名,匿名是網路特性之一,但是躲在匿名保護網後面猙獰面貌卻十分可怖;網民並非人人可親,言論自由在網路上呈現兩個極端現象:可以辨識身分者,通常十分有禮,對其他網友的態度友善,舌燦蓮花、喜歡大力按「讚」。但是一旦匿名成為不可辨識的網民,在「靠北版」、「黑特版」就會露出內心的黑暗面,以散播仇恨、欺凌別人為樂事。可悲的是網路使用者年齡愈來愈低,年輕網民對網路的依賴性更強,他們在這個捉摸不定環境下和網友互動,學習其他網友的文字、語言與態度,相互捉摸網路習性,形成當前網路文化。 網路文化是部分社會現象的反映,網際網路發展時間很短,至今僅二十年而已,但是網路鋪天蓋地來,網路倫理卻仍在蠻荒時代。民眾在網路上找到可以速迅傳播資訊,又可化為鄉民匿名藏身的環境;在這個隱身幕後不以真臉目出現,又能「恣意而為」美好國度裡,能夠把持「慎獨」的網民不多,何謂「慎獨」?有個歷史故事,二千年前,東漢昌邑縣令王密深夜去拜訪名將楊震,帶著十斤黃金相送,並說:「暮夜無知者。」結果楊震厲聲反問:「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立即回絕;所謂明人不做暗事,閒居獨處時,行為仍然謹慎不苟且,這就是慎獨。 網路發展已不是任何體制可以阻擋,網路空間開放,當前大眾享受網路傳播與穿透力,可是使用者的行為規則,仍停留在網路時代之前的傳統模式;網路行為如何管理,到目前為止全世界都沒有標準規範,現有體制下,能夠採用的仍是「實質」法條;網路空間的遊戲規則,大家都在摸索,未來如何走向,仍需要時間與學習。現今台灣社會政客名嘴、貪污官員、無良商人、黑心食品橫行,很難要求網民都有楊震的慎獨情操;不過台灣人仍有「最美麗的風景」美名,經由社會進步來改善網路風氣,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