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謹慎再謹慎的QE縮表會議

工商時報【主筆室】 全球主要國家的中央銀行總裁將在8月24日起,在美國懷俄明州的傑克森洞(Jackson Hole Resort)舉行央行總裁高峰年會,今年大家高度關注的是美國與歐洲央行是否會結束量化寬鬆,聯手訂定央行資產負債表縮表的退出計畫。 2014年的8月,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選擇在傑克森洞的央行總裁會議,宣布推出金額龐大的債券購買計畫,目的是要對不斷下沉的歐洲經濟提供必要的活水,三年後的今天,美國經濟明顯復甦,失業率較高峰時期已經腰斬,來到經濟學家認定的充分就業水準;剛剛公布的歐元區19個國家第二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季增0.6%,歐洲統計局也將全年的GDP年增率提高至2.2%。歐洲的失業率也創下2009年以來最低的紀錄,溫和復甦的趨勢已經確立。 同時,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在8月中旬公布今年4至6月的第二季GDP,創下季增1%、季增年率高達4%的優異成績,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從2012年底上任後,推動安倍三支箭的經濟改革已經進入第五年,終於在2017年看到了成績,日本經濟復甦不靠匯率貶值,日圓兌美元匯價今年持平,出口並沒有對GDP產生特別的貢獻,季增年率高達4%的GDP都來自民間投資與消費增長,是多年來極為罕見、難得的健康訊息。 因此,今年全球投資人對傑克森洞會議的關注焦點,就在經濟復甦趨勢確認之後,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歐洲中央銀行總裁德拉吉、以及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東彥等人,是否會在會議中達成共識,有秩序地聯手停止量化寬鬆的債券購買計畫,而市場更高度關注,央行將市場利率從超常規的零利率引導回升,讓利率水準重新發揮正常作用的過程,是否能夠避免刺激高度敏感的金融市場,維持經濟穩健復甦的動能。 經濟復甦的訊號雖然已經明確,但是如何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卻是從未有過的挑戰。持續多年的量化寬鬆政策的確是人類經濟史上僅見的政策,德拉吉領導的歐洲央行購債規模累計已經高達2兆3千億歐元,美國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高達4兆5千億美元。美國、歐洲、日本、英國、加計瑞士與瑞典的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總計高達15兆美元,是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的四倍。 令人訝異的是,在投入如此巨大的寬鬆資金後,全世界的物價水準竟然水波不興,幾乎所有國家訂定的通貨膨脹目標都無法達成,物價水準長期在1%甚至更低,量化寬鬆印發的巨額資金,幾乎都灌注在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並且推高房地產價格造成貧富不均的社會問題,卻無法掃除通貨緊縮的陰影。甚至由於金融資產價格不斷上揚,反而讓中央銀行退出量化寬鬆的行動,產生走鋼索般的挑戰,生怕刺激到敏感的金融市場,讓長達十年救市的政策功虧一簣。 因此,預計在8月25日發表貨幣政策演說的葉倫與德拉吉,會如何指引縮減負債表與減少購債行動,就成為眾人高度關注的焦點。葉倫在6月曾經對外宣示聯準會將會在「相對近期」(Relatively soon)的時程表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意味著聯準會對於債券持有到期後,將以不再繼續購買新債的方式收回資金。由於葉倫一向發言謹慎,因此市場關注她的措辭是否會從「相對近期」向前一步到「近期」(Soon),若是,則9月再次升息、年底啟動縮表的市場預期將會獲得確認。 但是,不論是美國聯準會或是歐洲央行,對於已經被視為必然的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卻仍然極為謹慎。 歐洲央行的確有條件縮減購債規模,敏感的市場卻率先讓歐元兌美元匯率大幅度升值,今年升值幅度已達13%,也引發德國股市在過去兩個月內下跌7%。面臨歐元升值的壓力,市場預期德拉吉不會踩油門,退出量化寬鬆的速度,應該會在美國聯準會之後,避免更強的匯率升值壓力。因此在傑克森洞的演說,德拉吉不會明確提出減少購債的目標,比較可能強調歐元區的經濟復甦為政策優先目標。 美國聯準會從去年12月開始升息,但是股票市場卻依舊大幅上揚,原本預計9月再度升息,但是最近美國遇到北韓核彈威脅、以及川普的白宮內閣爆發辭職風暴,股票市場也數度出現5月以來單日最大跌幅,政治風險升高是否會延遲聯準會的縮表進程,也可以從葉倫的演說中探出端倪。 央行總裁們的態度,或許可以從這次傑克森洞高峰會議的主題:「護持活躍的全球經濟」(Fostering a Dynamic Global Economy)看得出來,謹慎,謹慎,再謹慎,是全球央行總裁面對貨幣政策轉向共同的態度,「經濟穩健復甦」才是最高優先的政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