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3萬元 你願意生個孩子嗎? 生育補助催生 比不上龍年效應

政府每年發放上百億納稅錢補助生育,期待化解少子化的「國安危機」,但據《風傳媒》量化統計、質化訪談後發現,生育補助的促生效果並不大,更遠不及龍年帶來的嬰兒潮效應,換句話說,百億經費根本投錯了地方;而父母遇到的困難,政府又不夠積極地去解決,若持續下去,少子化恐會成為永遠的「國安問題」。

各縣市債台高築 競發生育金不手軟

要維持人口不增不減的穩定結構,必須維持生育率2.1的水準,但台灣的生育數嚴重不足,要達到人口替代水準早已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在就連育齡婦女平均生1胎的標準都快要失守;為此,各縣市政府陸續祭出生育補助,金額不一,以苗栗縣爆發地方財務問題前的每胎34000元(目前降為20000)最多,其次為彰化縣與桃園縣的30000元,北北基給20000,中南部縣市最少也有每胎3000到8000的補助,全台不約而同,刮起一股給錢催生的風潮。

20151005-SMG0034-STb01-風數據生育專題,債多不愁 繼續發錢催生,各縣市人均負債與生育補助比較-01
20151005-SMG0034-STb01-風數據生育專題,債多不愁 繼續發錢催生,各縣市人均負債與生育補助比較-01

但在各縣市債務普遍高漲的當下,這些錢是否達到促生的目標?政府在砸錢的同時,是否有做好事前的評估和事後的效果追蹤,以免人民的血汗錢在不謹慎的情況下遭濫用?舉例來說,苗栗縣若未被揭露債務危機,就不會將每胎34000元的生育補助在一夕間降為20000元,生育補助如此輕易地成了優先犧牲的項目,是否彰顯這些錢根本沒有花的必要?

為了追蹤生育補助的效果,《風傳媒》查閱全台各縣市2007到2014年的生育率,結果發現,生育補助金不但不敵龍年的促生效應,實際的效果也相當有限。

龍年生育率大幅成長 生育津貼催生效果有限

從數字來看,各縣市遇到龍年(2012年),生育成長率多從10%起跳,甚至有縣市逼近30%;若再比較各縣市開始補助的隔年生育成長率,扣除會受龍年影響的因素後,剩下的台南市、高雄市、台東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6縣市,除了台南市仍有17%的成長率,其他縣市的生育成長率都在2%到6%的低檔徘徊,台東縣甚至呈現生育「負」成長,遠遠不及龍年的成長幅度。雖然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很複雜,但由此可以合理推測,生育補助與生育成長率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且生育補助並非影響生育率的關鍵原因。

20151011-SMG0034-STa03-風數據生育專題,催生,龍年無敵灑錢無用,主圖切割版-01
20151011-SMG0034-STa03-風數據生育專題,催生,龍年無敵灑錢無用,主圖切割版-01
20151011-SMG0034-STa03-風數據生育專題,生育率,龍抬頭-主圖切割版-02
20151011-SMG0034-STa03-風數據生育專題,生育率,龍抬頭-主圖切割版-02

生育補助金額與生育率 相關性不大

再以2014年為例,觀察當年各縣市生育補助的金額與生育率,可發現兩者的相關性不大,最顯而易見的是,新北市、台北市、金門縣與連江縣同樣發放20000元生育補助,但生育率卻有著極大的差距,最低的新北市生育率僅為1.19人,最高的連江縣卻有2.03人。

20151011-SMG0034-STa03-風數據生育專題,笨蛋,問題不在補助多寡-主圖切割版-03
20151011-SMG0034-STa03-風數據生育專題,笨蛋,問題不在補助多寡-主圖切割版-03

想要催生 每胎得發放17.54萬才有用

生育補助要如何發才有效,學術界曾做過研究,根據2013年〈生育津貼對我國生育率的影響〉的研究結果顯示,政府要刺激每位育齡婦女多生育1位新生兒,必須發放每胎17.54萬元的生育津貼才足夠,但如此高額的補助金,是政府當前的財務不可能負擔的。

事實上,極少父母是為了領取這些數千到數萬元的補助金而生孩子的,因為與生養孩子的花費相比,補助金不過是九牛一毛,爸媽為了把孩子拉拔長大,所面臨的經濟壓力是外人所難以想像的。

【案例1】雙胞胎月花5萬 「想省都省不了」

手比著勝利的V字手勢,小右隔著超音波檢查室的大玻璃對老公笑著,她剛剛得知自己懷了一對雙胞胎,「當下只覺得有趣,好像滿好玩的,但生出來後就是噩夢的開始」。

生育率專題,育有雙胞胎的溫芳瑜表示,養育小孩有許多難題要解決。
生育率專題,育有雙胞胎的溫芳瑜表示,養育小孩有許多難題要解決。

小右育有一對可愛的雙胞胎,一個月的固定開支至少5萬以上,而且「想省都省不了」。(曾原信攝)

與小右見面當天,她帶了2個已經3歲的孩子,可愛的雙胞胎已到了好動、愛說話的年紀。2個寶貝的開銷自然比1個孩子更驚人,一個月的吃喝玩樂加上保母費,「5萬以上是常態」,這個數字比領22K的社會新鮮人的兩倍薪水還多,但早就是小右一家每個月的固定開支,面對這樣高額的費用,小右習以為常,不是因為特別富裕,而是「想省都省不了」。

為什麼「想省都省不了」?走訪大賣場嬰兒用品區,可以發現同品牌、同容量的奶粉,嬰兒配方比成人奶粉的價格高出一倍是常態,鐵罐上要是燙印了「升級金配方」,一罐要價甚至逼近千元;有趣的是,賣場中的嬰兒奶粉竟與3C產品一樣必須加上防盜磁扣,可見其昂貴與必需品的特質,成為偷兒下手的目標。另外,嬰兒尿布一包數百元,一個月也要用好幾包。這些嬰兒必需品單價高,且使用頻繁,確實是爸媽「省都省不了」的龐大開銷。

IMG_6566-04478787389-生育率專題,奶粉-王彥喬攝
IMG_6566-04478787389-生育率專題,奶粉-王彥喬攝

嬰兒配方比成人奶粉的價格高出一倍是常態,賣場中的嬰兒奶粉竟與3C產品一樣加上防盜磁扣。(王彥喬攝)

用2萬元換公托入學資格 「我願意」

即使在寶貝身上花錢如流水,小右對金錢補助還是沒有太大感覺,「怎麼可能會為了2萬塊生小孩呢?」她反問,很快的結束這個話題。但談到帶小孩這件事,小右卻滔滔不絕,「如果不拿2萬塊,但可以取得公托中心的入學資格,我絕對願意,因為就算拿了2萬塊,但我的小朋友應該給誰顧呢?要我放棄我的工作嗎?這個價值絕對不止2萬塊,如果可以確保我的孩子都能有好的照顧的話,那2萬塊又算什麼?」

她不斷強調,「找到優質的托嬰環境」才是爸媽最頭疼的問題,在她的觀念裡,「錢」遇到心愛的寶貝,真的只是「小事一樁」。

20151005-SMG0034-STb02-風數據生育專題,小右小檔案-02
20151005-SMG0034-STb02-風數據生育專題,小右小檔案-02

【案例2】養小孩開銷大 「給我2倍的補助都不會再生」

「當然不是因為2萬塊生育補助所以生小孩,這是不錯的鼓勵,但不會因為這樣去硬要生一個小孩」。

沈志霖今年35歲,有個1歲半的男寶寶「酷寶」,頭好壯壯、相當活潑。他認為2萬元對養小孩是「有感」的,因為在孩子出生當天,他在匆忙中提領了2萬5千元到婦嬰用品店採購嬰兒出生後的必需品,包括幾套奶瓶、一箱奶粉、數包尿布、包巾等,結帳時卻發現錢不夠,趕緊又領了1萬元,才能走出店門;身為新手爸爸的他,以為花了這麼多錢,至少也該用個一年半載吧,沒想到這些花費只是個開始。

20150922生育率專訪人物沈志霖007
20150922生育率專訪人物沈志霖007

新手爸爸沈志霖認為,生育補助是不錯的鼓勵,但不會因為這樣硬要生一個小孩。(林韶安攝)

沈志霖笑稱,「嬰兒的床,看起來用木板釘一釘,竟也要1萬」,講到這他不禁嘀咕,「好一點的書櫃也不過3、4千元」,但為了孩子,該有的都不能少,「說白了,有比沒有好」,他花費幾萬元,買了嬰兒睡眠時的生命跡象偵測警報器、溫奶器,各種疫苗也一樣不缺,因此,沈志霖認為,在孩子剛出生、需要大量花費時,2萬元是「暫時性地有感」。

「後來又想到要買嬰兒車、安全座椅,在大賣場沒有5千塊也走不出來,特價品2、3千,推起來就覺得怪怪的,而且隔壁的媽媽會告訴你不要買這款,我想,為了他(酷寶)都換了一台新車了,就買吧!」談話間,一台載著寶寶的雙人嬰兒車從我們身邊經過,沈志霖指著車說道,「那台車一定要2萬」,這是他當了爸爸後面對嬰兒用品價格的敏感度。

20151005-SMG0034-STb02-風數據生育專題,沈志霖小檔案-03
20151005-SMG0034-STb02-風數據生育專題,沈志霖小檔案-03

相當幸運的是,沈志霖的父母身體健康,接手擔任起嬰兒的最佳保母,讓他省了每月數萬元的保母開銷。

嬰兒出生後突然多出的龐大花費,讓沈志霖對2萬元生育補助「有感」,因為畢竟可暫解燃眉之急。然而,2萬元不是他生第一胎的原因,也「不會是生下一胎的動力」,他斬釘截鐵地說,「2萬的2倍都不會列入考量」。因為與小孩出生的頭一年就花費20萬元比較起來,2萬的補助真的只是杯水車薪,他甚至已經開始思考為孩子存百萬教育費,甚至千萬留學費了。

【案例3】孩子的錢不能省 「給我20萬就再生」

爸爸小C一家三口並不寬裕,回憶幾年前,為了剛出生的寶貝男孩,自己省吃儉用,「已經很久沒買新衣了」。雖然是雙薪家庭,但每月有數萬元的房貸、車貸負擔,加上孩子剛出生時林林總總的花費,讓他月月透支,第1年就吃掉開始工作以來累積的20萬存款,其中用在孩子身上最大筆的開銷,就是每月1萬6千元的保母費。

20151005-SMG0034-STb02-風數據生育專題,小C小檔案-01
20151005-SMG0034-STb02-風數據生育專題,小C小檔案-01

「孩子出生後,花錢的邏輯都變了!」小C提到,以前夫妻倆蒸包子也是一餐,但現在,孩子的奶粉都要挑好的品牌,談到生育補助,他說,「雖不無小補,但養小孩是大傷荷包的事,小補無效」,「給我20萬,我就再生」。

相較於補助的多寡,身為上班族的他,更在乎寶貝在上幼兒園前由誰來照顧。總之,對小C來說,錢不夠他願意省自己、想辦法再賺、甚至放下身段開口去借,但嬰兒立即性的照顧品質,絕對不容妥協。

補助「本來就要生的人」 錢撒錯地方

不論從統計數據分析或是個案的感受都顯示,生育補助對於「催生」並沒有顯而易見的效果,政府發錢給「本來就要生的人」,顯然不符合「讓不生的人生小孩」的政策原始目的,不僅未解決少子化的國安問題,也把納稅人的錢砸錯了地方。有位爸爸戲稱,「或許不必發補助,把每年都改為龍年,對生育率還比較有幫助!」一句話就突顯出各地方政府在「催生」政策上,每年上百億的資源錯置。

政府能用的「催生」手段有很多種,一次性的撒錢是其中最便宜、最討好的做法,然而,這樣未經妥善評估的福利政策,不但無法達到政策目標,最後更會讓政府財政雪上加霜。


相關報導
風數據》爸媽煩很大 為什麼生育補助催不動大家生孩子?
「生個小孩什麼都沒了」 法律保障不了職場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