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王國 美食亡國?

中國時報【馮惠宜╱特稿】 真得食不安心!台灣在劣質豬油、飼料鴨血後,再爆殺蟲劑飲料、藥物殘留早餐肉、蛋,食安問題一日數爆,比地震還頻繁,不僅外食族高喊「還有什麼可以吃?」,連婆婆媽媽也抱怨,「那裏有安心的食材?」 台灣以美食王國自居,許多美食小吃,透過連鎖加盟方式輸出國外,台灣美食有精緻、多元又創新的優勢,主要是因為餐飲市場競爭激烈,不好吃的、沒創意的很難在市場立足。 也因為餐飲市場競爭激烈,整體的產業鏈走向集團化、規模化的經營,以規模壓低成本提高獲利率,在採購端就必須要有大量、便宜的食材,但一分錢一分貨,也使得許多業者捨較高價格的有機或是無毒農產品,以慣行農法施作可便宜量產的農作做為主要食材,這也是為什麼,在這一波食安風暴中,會發現許多連鎖店用到農藥殘留、動物性用藥殘留的食材。 規模化經營成為台灣餐飲業的常態,集團化、連鎖加盟等經營模式,都訴求產品的一致性,這也造就了台灣的食品工業,許多食品添加物、食品穩定劑應運而生,因而在相關食品安全管理法規範,某些加工食品允許用食用級的添加物,但食用級和工業級成本必竟有差,如不從源頭管制,業者利之所趨,可以上下其手的地方真是查也查不完。 台灣洗腎率居高不下,現在看看爆不停的黑心食品,很難不連想「都是這些黑心食品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