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華航機長兼標準考核組副組長 丁常?重自我管理 維持最佳狀態

工商時報【張佩芬】 丁常?第1份工作就是擔任華航機師,是華航自行培訓的機師,曾經在2015年元旦被選派為曙光班機機長,目前也兼任標準考核組副組長職務,屬於公司的精英份子。超過30萬元的月薪,是很讓人欣羨的工作,但背後付出的努力也很大,他形容:「飛行員是退休後才能放下壓力的工作。」 丁常?的祖父、父親都是空軍飛行員,開轟炸機和戰鬥機,讓他也從小就立志當飛行員,國中畢業後考上空軍預校,但祖母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志願。丁常皓回憶,當時祖母身體不好,找他談話,說自己一輩子擔心先生的安全,半輩子擔心兒子的安全,不希望再為孫子擔心受怕。 東南科技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後,丁常?看到報上華航刊登的招募培訓機師廣告,因為祖母已經過世,家人也支持,順利考進華航,開始澳洲1年、國內1年的機師培訓歷程。憑著「永遠不要放棄」的信念,熬過兩年的訓練,拿到波音737客機駕駛執照,開始翱翔天際的職涯。 丁常?認為,當機師最讓人著迷的是在陰雨不斷的日子,駕著飛機衝破天際,穿過雲層,在1萬英呎高空上,撥雲見日,享受藍天白雲與美好的陽光,還可以欣賞日出與日落美景。 但是升到機長後,就要負責班機上的重要決策,不僅僅是擔任駕駛的工作,有乘客發病、鬧事,都要決斷處理。曾經在仰光飛回台北途中,碰到發病的老伯伯,他指揮空服員提供氧氣與照顧,一度準備就近轉降香港或高雄,幸好老伯伯甦醒,申請在桃園機場優先降落送醫,自己也因為能夠救人一命感到很欣慰。 飛行員的工作其實被稱為是「玻璃飯碗」,因為1年要做4次模擬機測驗、1次航路考試,40歲前每年1次身體檢查,之後每半年1次,是需要高度做好自身管理的職業。如何照顧好自己,讓自己身體健康與飛行技術都在最良好的狀態下,關係能否持續擔任機師。 雖然是亞洲區間航線737客機的駕駛,幾乎每天都可以回到台灣,但不是每天都能回家,有時還是要住在當地5到7天,排到早班機更是半夜就要起床準備上工。在飛行前1天,因為怕吃壞肚子影響值勤,丁常?都不在外面用餐,更不能飲酒,也不能做激烈或有危險性的運動,以免受傷。為了提早上床睡覺,必須戴眼罩,用耳塞,並要求家人配合提供寧靜的睡眠時間。 當民航機的飛行員,1年3節與連續假,都是工作最繁忙的時段,平均每3年才能輪到1次在國內過農曆年。想配合孩子假期安排出國旅遊,因為員工與眷屬的免費票都要有空位才能補上,也都是自費參加旅行團出國度假。 有16年飛行經驗的丁常?認為,要有團隊合作的精神,才能與同機的機師做良好搭配,並與空服員相處融洽,還要能與維修人員溝通,因此個性自我的人並不適合當機師,同時也要有家人的體諒與配合。 守紀律則是機師最要的條件,一切要遵守SOP,尤其是飛機採用的都是最先進的儀器。但機師也要有一心多用的本事,飛機起降時一方面要注意飛行環境,還要與航管人員聯絡,並同時操控儀器,必須反應夠快夠靈敏。丁常?認為,這一部分靠的是基因與天分,有些人1個時間只能專注1件事,就不適合當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