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鳴告訴我的事:如何與校園動物和平共處

長腳赤蛙。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Author:LiCheng Shih(CC BY 2.0)
長腳赤蛙。 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Author:LiCheng Shih(CC BY 2.0)

作者:黃丞毅(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在喜歡動物之前,你得先嘗試與牠們互動。」台灣對於動物議題的關注,近年來升高不少。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動物保護,也延伸到學校該如何進行生命教育、環境教育。在由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系、臺大永齡「關懷生命、愛護動物」專案、動物當代思潮合作舉辦的2021動保紮根教師研習營台東場上,蛙類專家楊懿如以校園常見的蛙類進行分享:其實不單單只是在學校──從家裡到出門的路上,每一步都可以是「以動物為師」的學習之路!

好聽又好玩的環境教育

「常常打開五官,感受不一樣的環境變化,才有機會創造親近自然的重要生命經驗!」楊懿如以澤蛙為例,她表示,故事書都說蛙類的叫聲是「呱呱呱」,其實每一種蛙類的叫聲都大不相同,又會隨著情境而改變叫法。「你現在聽到的是『枸杞枸杞』,等一下會聽到『起勾起勾』──這其實是不同隻雄蛙,在對同一隻母蛙說『愛你愛你』。」楊懿如說,不需要一開始就要求自己銘記每聲鳴叫存在的不同意義,「你必須產生好奇心,你才會願意去理解。」透過好奇心,人們便有機會與動物創造更多、更深的連結,蛙聲的合唱此刻再也不只是噪音,而是一場競爭激烈的浪漫行動!

而秀出一些「好玩」的冷知識,更可以輕易拉近動物與你我之間的距離。楊懿如笑著說,她非常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讓民眾了解台灣的青蛙:海拔分布最廣的是盤古蟾蜍;適應能力很好、喜歡洗溫泉澡的是太田樹蛙;腿最修長的,則是長腳赤蛙;第一眼看到會誤認為澤蛙、其實是生活在紅樹林的海蛙等等。楊懿如一一細數每個物種的特色,滿足學生們最好奇的各種問題,她指出,「知識」本身只是加分題,「要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觀察、理解與互動,並且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好回憶,這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不善與動物產生連結的都市小孩來說,突然間就要照顧動物肯定是個極為荒誕的要求。楊懿如回憶,幾年前她就曾接到一通來自新北市瑞柑國小家長的電話,希望委託她來教導小朋友如何照顧青蛙,抱著滿腹疑問,她來到了瑞柑國小,一踏進校園這才恍然大悟。

「你知道為什麼當地居民跟蛙類有那麼深的連結嗎?整個學校、每一條水溝,滿滿滿的全都是台北樹蛙!」楊懿如誇張地說,瑞柑國小的蛙鳴聲甚至可比擬校園的鐘聲。當時她便抓緊機會向校方建議,學校有難能可貴的生態環境,完全就是良好的現成教育場域,隨後瑞柑國小的學生以此為主題研究蛙卵與蝌蚪,甚至報名科展而後得了佳作的名次。「其實,後來有沒有得名完全是其次。」楊懿如笑著說,學生們能在這段過程中理解到維護環境、動物存在的重要性,要取得什麼名次,真的一點都沒關係。

如何與蛙共存

都市、郊區、校園,都是生物與我們共存的環境,然而有些互動,並不總是皆大歡喜。具有「狗蛙」之稱的貢德氏赤蛙,每到五月時常成為擾民的投訴對象,甚至曾有過校長不堪投訴,而直接把生態池回填的案例發生。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要如何與環境中的牠們共存?「其實我們要理解,為何牠們會一直叫……」楊懿如以蛙類的習性說明,因為貢德氏赤蛙具有領域性,若該處的水生植物太密集、方便隱匿,就會讓牠們以為「旁若無蛙」,持續鳴叫,因此只要減少水生植物的密度,便會有所改善,根本不需要把生態池回填;此外,加裝氣密窗也是個方法。

楊懿如表示,解決人類的問題同時讓牠們有棲地生存,這是人們必須學習的與大自然相處之道。

「而且聽著蛙聲,我們除了覺得吵以外,真的沒有別的了嗎?」莫拉克風災來襲時,楊懿如曾看過一則報導提到,當時若晚上聽到青蛙叫,即可安心入睡;反之,則必須做好撤離的準備。這其實是因為多數蛙類在傾盆大雨之前,會抑制叫聲;若沒有聽到蛙鳴,很可能下一波的豪雨會引發可怕的土石流!楊懿如說,多多了解生物的特性,也許某天也能成為拯救自身性命的契機。

外來種與生命教育

談到外來種議題,在學術理論以「移除」為最常見的解法,但碰上了倡導生命教育的教學現場,移除等同於殺生,這該怎麼辦?「蛙界的暴龍」美洲牛蛙便是校園中常見的外來入侵種。楊懿如表示,多年前書商曾大量贈送美洲牛蛙的蝌蚪給學校,讓同學帶回家養、進行觀察。不過成長期需要三年的牠們,其實完全不適合做為教材,這導致了大量的野放發生,反而成為令人頭大的外來種來源,這樣的放生,無疑是在放死,同時也迫害了原生種生存的環境。

「不過,仍然有比較積極正向的解決之道!」楊懿如以屏東的餉潭國小為例,當地飽受外來種亞洲錦蛙的侵擾,而在校師長選擇共同繪製繪本「錦蛙不再嘎呱呱」,更鼓勵同學們將亞洲錦蛙帶回辦公室生態缸養。用輕鬆、有趣的方式傳遞正確知識之餘,嘗試從實踐同時著手,讓同學能親身體會,生態危機與生命教育該如何平衡。

從公民開始實踐

稍有年紀的人,或許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小時候曾看到很多蛙類,但長大都看不到了──與動物共處的時光,若缺少系統化的調查,很可能就會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便一點一滴消失在周遭的環境。

因此,楊懿如自2003年便開始推行公民科學計畫,號召志工進行辨識能力培訓、田野調查、資料庫整理與回報,建置「台灣兩棲類保育網」來監測台灣兩棲類族群變化。她也另外透過架設「蛙蛙世界學習網」,讓眾多老師有免費教材能使用。

楊懿如說:「有了知識之後很重要,你便有技能去了解問題在哪,才有機會去行動!」透過這場公民科學的參與,教師有資源能教導學生,大眾有機會認識多樣的生物,甚至可以實際幫助保育主管機關林務局,針對外來種進行應變措施。

「我自己就是很愛青蛙的人,但是為了原生種,我又必須進行外來種的控制……這個議題上,我的矛盾也很大。」楊懿如提到,道德倫理在面對外來種的問題時,時常引發很多爭議。但人類與生物們共同存在於這片土地,早該摒棄以人為本的思想,努力找到和平共處的模式,所有看不順眼或被我們判定為有害的生物,並不代表就必須要趕盡殺絕──營造多元環境,其實才是和平共處的最佳解方。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