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建構節水綠能模式 創造食安生產體系

台灣,四面環海卻是世界上水資源匱乏的地方之一,高山多,河川短、水流急,降下的雨水大多流失,雖有水壩貯水,但過度的開發與砂石淤積,造成了水庫使用年限降低,再加上過去的水管供應系統的老舊的,水資源大量減少竟然不是使用,而是滲漏流失,因此有效的捉漏才是重要工作。環顧全球,世界各國無不努力創造水資源與保有水資源,更思索有利用水資源,例如新加坡的海水淡化、廢水再利用、雨水回收系統,以色列的節水工程與省水農業,都是著名的節水與利用的典範指標,台灣的水資源,其實很豐富,但是無形的浪費確是最大的課題。

反思台灣水資源的節水與利用,從生產的模式進行思考,是可以做到省水節能的生產模式,同時更能確保食品安全,而所建構的生產體系,亦能成為食品安全生產及溯源模式。筆者以農產品生產面來說明:

1、 過去生產模式:

台灣過去在日據時代所建置的完整水路系統,成就了農民生產用水的便利,特別是在中南部地區,早有八堡二圳、再有嘉南大圳,農民因水資產的取得便利,因此多以澆溉的方式生產,此一生產模式在過去是種有效的方式,雖大量流失,但也有部份可以做為地面水來補充地下水。不過在國民政府統治台灣時,也因為便利的水資源,利用大量土地資源,以生產大量農產品做為賺取外匯來強化國力,但如此耗損了大量的水資源,不過當時的時空背景是為如此。

2、 現在節水生產:

由於早期的農業發達,創造了台灣農業王國之美名,但當時的政府政策更以農業扶植工業,大量發展工業,創造輝煌的經濟發展,但也破壞了環境,水資源更是受到破壞與污染,而農民生產被迫抽取大量的地下水。工業用水遠大於農業用水,兩相發展比較之下仍以工業發展為主的思維,在時代背景之下創造了集集攔河堰,讓濁水溪斷流,讓大量的原水直供工業使用,截流後的濁水溪反而沒有地面水,也無法補充地下水,更減少了蒸發散作用,氣流減少,雨水更少,台灣反而出現沙漠化的現象,每年冬季甚至出現沙塵暴景象。也因此在過去的生產模式,再升級為滴水溉灌農業,之後再提昇為溫室農業,甚至再升級為精密溫室,有效的進行生產調控,特別是節水利用。筆者任職公部門,在雲林投入的預算高達近6億元,補助農民朋友投入溫室農業,並要求上課輔導,讓青年投入農業,創造青年務農的新潮流,提供大量在地青年的工作模式,更也讓青年朋友年收超過百萬元,利用公權力的規劃也能創造在地的生產模式,而雲林農業首都最自豪的政策就是溫室產業,也因溫室生產,更能控制生產環境,因此農產品的安全也更能掌握。所以,2011年時,不論是在吉園圃、CAS、產銷覆歷等安全農產品的認證品項數,雲林都是全台第一名,農業首都當之無愧。

3、 未來科技生產:

生產的演變,從澆灌、滴灌、溫室的改變,雖不能全面,但是卻是有效的節水利用之生產模式。當然在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之中,水資源的匱乏是不會改變的,但能改變的更加安全的生產模式與更加省水節能的新方式導入,再配合現代科技的運用,筆者提出三學模式:省水學以色列、利用學新加坡、科技學日本,綜合三個最佳生產模式的國家,學習後導入現代生產,台灣一定能創造出更加不同的生產效益。例如立體農場的建構、光電的植物工廠、綠能的精密溫室,省水的溫網室等的有效節水綠能生產方式的建構,台灣也能在日愈匱乏的水資源之中,找出新一輪的安全生產模式,做為食品安全的生產根基和安全食用的生產基地。

從農業為主的創匯,再到農業扶植工業,以工業發展再到科技時代,現再以科技提昇農業,如此的循環模式,正是台灣產業發展的寫照。如果台灣為政者,能夠擁有破壞性的創新思維,將會為台灣產業再創造廣大的發展方向,更能為台灣留下更多資源,亦能在國際發展中為台灣找到食品安全的新模式,建構台灣成為亞洲安全食品的生產中心,只要用心規劃,就能達到。期許當局,能夠以高、大、遠、深的規劃與執行,再次創造台灣的新思路,食品安全生產體系,建立台灣在亞洲的競爭力。

*作者為企管博士,助理教授

全文網址: 觀點投書:建構節水綠能模式 創造食安生產體系
Powered By StormMedia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