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博允創作生涯60週年樂展 開創東方音樂新藝境

在力晶文化基金會熱情支持下,【力晶二○二二藝文饗宴-許博允創作生涯六十週年】樂展呈現了許博允創作生涯一甲子的音樂盛會,邀集表演藝術各大領域頂尖藝術家:鋼琴家葉綠娜、小提琴家黃維明、大提琴家陳建安、長笛家胡志瑋、琵琶家黃立騰,攜手女力舞蹈家林秀偉、影視劇國寶吳興國、新生代舞者吳采璘及絲釋民,亞太弦樂四重奏、朱宗慶打擊樂團共襄盛舉,並重現已故大師-前輩男中音張清郎珍貴的歷史錄音,精選作曲生涯中最為雋永、值得反覆思索的《琵琶隨筆》、《心》、《寒食》、《點線面體》,更有《境》的呼麥暨馬頭琴藝術家烏尼德、蒙古長調歌者圖孟其其格、荷蘭泛音詠唱藝術家馬克‧范‧湯可鄰(Mark van Tongeren),以及許博允獻給妻子樊曼儂的全新創作《長笛隨想曲》,融匯詩意與形貌,跨越時間與空間,帶來結合器樂、人聲、舞蹈、戲劇的多元跨界展演;三月三至四日於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三月十日於高雄衛武營國家音樂廳演出、四月十九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演出,更多活動詳情請洽詢官網。(見圖)\\;

許博允的音樂不僅展現現代音樂的精神,更成為國內外的許多戲劇、舞蹈製作創意發想的泉源。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五年,許博允創作《中國戲曲冥想》、《寒食》、《琵琶隨筆》與《生‧死》,陸續成為「雲門舞集」主要舞碼《烏龍院》、《寒食》、《夸父追日》、《哪吒》的音樂;許博允之音樂透過「雲門舞集」在全世界公演超過四百次,各地讚嘆,一九八五年林懷民以《寒食》為該創作獨舞《夢土》,無限延長的白色衣絹,勾勒介之推內心糾結的約束與包袱。一九八○年代,「菲律賓國家舞蹈團」藝術總監-蕊蕬、美國舞蹈家-莫里路易斯、日本默劇家-箱島安及旅美電動雕塑家-蔡文穎都相繼使用許博允之音樂編作。\\;

新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樊曼儂感謝「力晶文化基金會」鼎力支持這次音樂會,也感謝藝文界好友們的支持;豐富多彩的人生歷練,成就了許博允的綺想世界,從民歌採集、藝文展演到邊境行旅,藝術之路上的每顆星星都成為了他作品星系中獨一無二的光輝!

許博允將古今中外交融碰撞的火花融入編曲,《寒食》中編入融合蒙古吟唱、京劇聲腔、日本能劇及西方聲樂的高難度唱腔;他力求突破創新,《琵琶隨筆》就匯聚了古往今來的琵琶技巧,並首創了前所未見的高超技法;他熟稔東方源遠流長的音樂歷史,以中國八音、超過百種樂器、蒙古呼麥及臺灣原住民獨特聲腔創作《境》;他內省人性的雙重性格,於是誕生了《心》,讓陰與陽、柔與剛的心緒,在小提琴與鋼琴清麗的旋律中,偶然交會、互動,綻放光亮;他渴望探索天地的組織運行,就以《點‧線‧面‧體》拓展了聲音的維度,以擊樂的「點」、弦樂的「線」,編織成多重立體的聲響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