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志:服貿給的領先商機漸失

工商時報【記者彭禎伶╱台北報導】 服貿協議給台灣的領先商機已逐步消失。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詹宏志昨(17)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表示,先前服貿談判准許台灣電子商務業可到福建設立持股逾55%的ICP(網路內容服務商),簡直是「石破天驚」,但上海自貿區後來對全球開放持股55%的ICP執照,現在台灣的電子商務業不必靠服貿去大陸,用外商身分去上海自貿區即可。 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也表示,國內券商在大陸設辦事處等了15年,原本去年6月簽的服貿協議給國內券商有機會到大陸設持股50%的綜合券商執照等,但香港去年8月比照台灣服貿再簽CEPA,今年1月1日已生效,讓香港「後發先至」。 他同時指出,大陸已開放在大陸的台商可以投資A股,這也是台灣券商可以爭取的商機,但遲遲無法設點,這些業務恐被大陸券商搶走。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天說,服貿協議遲遲不能過關,券商在大陸的辦事處就如同「蘇武牧羊」,一直無法落地設公司;而台灣2,700億的人民幣存款也沒有去化管道,未來利率勢必下降;接著就是電子商務的商機延宕,銀行相關開放也無法落實,領先的商機已被耽誤。 詹宏志昨天更重砲說,大陸幾年前就定調允許台灣的店家去大陸淘寶網開店,商品賣到大陸市場,但就不准台灣電子商務、平台業者去大陸設公司,台灣主管機關「一直沒有搞懂」這種情況,就去談判,也沒談出公平、對等的開放,對服貿談判結果,他只說談得好,但不是「很好」。 詹宏志坦言,目前兩岸電子商務的跨境交易是不對等、不均衡、不公平,但對於兩岸間因服貿有任何一步的進展,對電子商務都是好的。 詹宏志也表達對台灣經濟前景及年輕人的工作機會的擔憂,主張應讓電子商務成為台灣戰略性產業,這是能使年輕人有比老人更有優勢的就業機會,也符合這波學運的世代交替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