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書學管理-持經達權 易經的規畫智慧

工商時報【張威龍】 華人的規畫多蘊含著《易經》的變易、不易即介於二者之間的簡易,也就是彈性。 計畫必須視實際情況而適時調整。沒有彈性的計畫,結果很難執行,反而變成一個不好的計畫,所以華人做計畫並不喜歡數量化,固然是由於不可測知的因素太多,更為了保持彈性。 計畫往往在資料未齊全而限期已到的情況下完成,為了提高可行性,常常邊改邊執行。 任何機構創立時都有使命、目標。創業初衷是「本」,本立而道生,一切計畫須依據這一根本,才不致背道而馳。華人擬訂計畫,不敢忘本,十分重視根本,稱他為「經」。大家不敢離經,以免被視為叛逆。因此不會隨波逐流而迷失了自己。 這個「本」或「經」,是不可變易的,再怎麼變動,不可捨離這個「本」或「經」。 孔子說「名正言順」,華人確立的「經」是至誠的,惟有如此,才能夠名正言順。達成目標,便是至誠的表現,這是計畫的不可變易性。計畫目的在使企業長治久安,永續經營。任何計畫須針對股東能不能安?員工能不能安?顧客能不能安?以及社會大眾能不能安?為目標準則。此即為計畫的不可變易性,以「安」為其根源。 計畫須具有彈性,否則執行起來困難,也不容易因應內外環境急速變動。計畫也要堅持不可變易性,否則有計畫等於無計畫,一切都可以變更,容易走上離經叛道的歧途,引起企業的不安。因此計畫的彈性與不可變易性,必須同時存在。 但是兩者必須合理調適,才能恰當地有所變有所不變,此有所變即「權」(權宜應變)、「有所不變」為「經」。西方人較重「有所變」,華人則重「有所不變」,因為「有所不變」是根本,「有所變」僅是「作用」,本立而道生!一切計畫都應該「站在有所不變的立場來有所變」,才能夠「變得恰到好處」,這叫做「持經達權」。 「持經達權」的「經」,係「變中不易」,源自易經中「不易」的觀念,亦即「變中之常」。「持經達權」的「權」,乃是「變通」;源自易經中「變易」的觀念,亦即「變而能通」。合起來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一切計畫務須以不變的原則,因應萬變的企業內外變數,才能有效達成企業目標,生生不息發展。(本文作者為崇右技術學院觀光旅遊管理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