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莫名瘀青 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五十三歲的張女士在小時候三、四歲就患有「慢性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去年再度發病,每立方毫米血液血小板下降到四千顆,正常人都在十萬顆以上,張女士過馬路時,先生輕輕拉一下手臂,她手臂馬上留下先生三根指印,好像被打,因此她先生常背上「家暴」黑鍋。 張女士說,小時候臉上常莫名瘀青,鄰居發現不對,勸她媽媽帶她去醫院檢查,發現血小板低下,後來服用類固醇控制半年,血小板逐漸增多,直到二十多歲,因感染肝炎,血小板又開始往下掉,再接受類固醇治療半年,病情趨於穩定。前幾年,邁入更年期,張女士身上又開始有紫斑,有時睡覺睡到一半,會突然流鼻水,因厭倦紫斑症副作用,目前正接受紫斑症新藥治療。 張女士與莊先生三十年前相戀時,莊先生因工作性質較特殊,需要身家調查,當丈夫與上級長官報告要娶一位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患者,長官擔心會影響下屬工作情緒,所以希望莊先生打消結婚念頭。 但莊先生堅持不離不棄,甚至聽到醫生說自發性血小板缺乏患者因為易血崩最好不要生育,他也不在乎沒有子嗣,還是要和她走完後半生,結婚以來,張女士生了兩個兒子。 台北榮總內科部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病(簡稱為ITP),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紅血球容易從微血管滲漏出來,造成皮膚、黏膜出血,出血點有時小如針點,稱為瘀點,有時呈現一大片,稱為瘀斑,因為是紫紅色所以稱為紫斑。 邱宗傑主任指出,由於血小板減少,患者會有牙齦出血不止、流鼻血、月經不止、身上有瘀斑、紫斑、胃腸道出血、血尿等症狀,最嚴重甚至會造成腦出血、肺出血而危及生命。臨床上,紫斑症相當容易診斷,只要臨床醫師有所警覺,讓病人接受抽血檢驗,就能馬上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