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追追 尋根五年 上溯百代族譜

中國時報【周麗蘭╱雲林報導】 摩門教鼓勵教友追蹤家譜,斗南鎮民李炯參花五年時間,追出家譜遠至一百多代前的黃帝時期,直系及旁系人名多達十幾萬人。他說,訪查遇到瓶頸,忽然想起小時候父親帶他到家祠看戲,果真意外找到祖先抵台前木刻的家譜。兩年後家祠改建為廟,家譜竟意外被當廢柴燒掉,幸好他已手抄備份。 李炯參說,十五年前他開始追蹤家世,追查五年,跑遍姓李的聚落,找到渡海來台的每一代祖先,但卡在來台前的十代祖先無法確認。 他忽然想起小時候父親背他到祖廟看戲,年近半百憑著「廟前有一條水溝」印象竟找到童年的廟。依台灣人習俗,重陽節才能打開祖先牌位,李炯參說他心急如焚等不及,拉出來一看居然就是來台祖先的十幾代的家譜。他把家譜抄完偷偷放回去,沒想到兩年後家祠改建,家譜居然被當成廢料燒掉。他慶幸自己當時心急,兩年前先搶救起來,不然家譜已斷線。 李炯參把台灣祖先一路連到大陸共一百多代,追查出五十一代祖先是唐高宗李淵的四子李元祥,當時被封為閩越江王。再往上追竟達黃帝時期有熊氏,他在太太協助下打字,家譜的祖先名單共十萬多個。 由於家譜以父系為主,李炯參完成父親的家譜後,又追蹤母親的。他說,母親是二崙鄉的詔安客家人姓廖,詔安古有「生廖死張」傳統。李炯參表示,外公姓廖但墓碑改姓「張」,直到追查到母親卅二代族譜,終於了解典故。 摩門教(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設有家譜圖書館,以「微縮膠捲」(類似幻燈片)收藏超過六十億已逝者的人名,李炯參的家譜也已製成微縮膠捲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