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前科不足懼?印尼企業債市再度熱絡 投資人追捧

(圖:AFP)
(圖:AFP)


(圖:AFP)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印尼企業曾爆發違約潮,時隔十數年,外國投資人好似已經遺忘當時慘痛,再度投入印尼債市。

印尼第 4 富豪黃奕聰 (Eka Tjipta Widjaja) 的金光集團 (Sinarmas Group)旗下公司所發債券依然受投資人追捧,即使殖利率已經比亞洲同級垃圾債券還低。房地產子公司 PT Bumi Serpong Damai 所發美元計價債券募集了 2.25 億美元,棕櫚油生產子公司金光農業 (Golden Agri-Resources) 則在今年第 3 次發債集資 1.25 億新元。黃氏家族還準備投標買下一家正處於美元債務重整的印尼煤礦商。

《彭博社》報導,金光集團旗下的亞洲漿紙 (APP;Asia Pulp & Paper) 曾在 14 年前發生 139 億美元的違約案,不過現在看來,投資人對這家公司依然非常有信心。金光集團在新加坡和雅加達證交所均有掛牌,去年市值穩定維持在 150 億美元。本月,信評機構穆迪 (Moody's) 認為 Bumi Serpong 財務狀況良好,信評評為 Ba3,是第 3 高等級的垃圾債。

Bumi Serpong 的 2020 年 4 月到期債券被惠譽 (Fitch) 評為 BB- 級, 周二(28日)早盤殖利率為 6.631%,上周則為 6.75%,而美銀美林同評級的債券指數殖利率則有 7.34%。金光農業 2018 年到期債券的票面利率為 5.5%,周一則跌至 4.955%。

調研機構 Lucror Analytics 亞洲高收益債研究主管 Charles Macgregor 指出,即使 APP 有前例在先,仍然一直有新投資人想一試手氣,每過一段期間,就會回到印尼債市來建立部位。

據彭博社資料,2001 年全球紙價在 3 個月內急跌 20% 後,APP 停止支付總額 139 億的債券、貸款利息及應付帳款,其中包括 67 億的美元計價債券。這宗違約是當時最嚴重的,之後又因印尼法庭判決債務消除,導致債權人慘賠,該公司深陷訴訟問題當中。APP 的問題發生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初,後來地區企業違約額以數十億美元計,印尼是最後不得不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會 (IMF) 援助的三個國家之一。

金光集團雅加達董事總經理 Gandi Sulistiyanto 說,當時印尼所有企業都深陷泥淖,尤其是在 1998 亞洲金融風暴期間,APP 持續努力償債,直到 2001 年整體環境惡化才不得不停止;但即使曾有過去這番經歷,該公司仍對其債務負責。

風光重回債市的不只是黃氏家族的金光集團,其他面臨財務問題、需要資金的印尼企業也順利從美元計價債券募得所需資金。2002 年重組過債務的地產商 PT Kawasan Industri Jababeka 正加發 2019 年到期債券,印尼最大輪胎製造商 PT Gajah Tunggal 於 2013 年發行了 5 億美元的 5 年期債券。建商 PT Pakuwon Jati 重組了 2005 年債務,去年再發行了 2 億美元債券。

Babson Capital Management 新興市場企業債主管 Brigitte Posch 指出,投資人必須對印尼企業的債務重整紀錄多加留意,尤其有很多是歷經數度債務延期及重整的;此外,投資人也需熟悉印尼的破產法規,因為它對債權人並不是非常友善。

自 2008 年起,印尼企業已有 23 億美元計價債券違約,是亞洲地區企業中最多。煤礦礦商 PT Bumi Resources 無法償付 13.75 億美元的票據利息,於去年 12 月在美國聲請破產保護。電信公司 PT Bakrie Telecom 則因債務重整而遭外資投資人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