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燦專訪3》台商比我們更敏銳 廣達、仁寶、台達電都要到桃園設廠

鄭文燦認為,在美中貿易戰影響下,台商「兩岸分工」趨勢將更明顯,桃園正迎接台商回流潮。(攝影/劉凡綱)

鄭文燦接受《信傳媒》專訪,談及去年底選後,工商企業界反應哪些期望與需求,鄭文燦說,任何投資都會遇到很多障礙,希望建立單一窗口,全程協助解決土地取得、執照、招募員工等問題。

「一般工商團體不會做過度政治表態,我去也不是要談政治」,是覺得企業界有很多的困難跟焦慮,包括面對全球競爭如何保有競爭力,而工商界的建議,在這幾年,政府也有相當的回應,當然不是說百分百;「而中央有一些解決的政策,我在地方怎麼去對接,尤其是五缺問題跟台商回流問題」。

中國有系統性弱點

那麼,美中貿易戰之下,台灣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我們的機會在哪?鄭文燦說,「台商比我們更敏銳,更了解美中貿易戰,他們的風險跟成本最大,他們會分散產地,包括東南亞、台灣、美國等,台灣也要掌握這個機會,讓投資台灣更多,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積極協助台商去其他南向或美國投資。」

鄭文燦表示,美中貿易戰爭不會立即結束,美國不只是要解決貿易逆差,還涉及中國企業背後有政府支持操縱,要求中國結構性改革,短期應該是不可能。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最近態度也轉硬,美國提高關稅制裁,貿易制裁可能讓全球貿易量下降,看誰撐得久。

「中國是處在負債的繁榮,系統是有弱點的,一旦經濟產生問題,就可能連帶產生失業、通膨、金融系統混亂,也可能在貿易戰當中產生,貿易戰衍生科技戰、貨幣戰爭,戰略衝突變得很大,」鄭文燦警告,台灣如何因應,這其中有好有壞,有風險有機會,如何讓台灣的風險變小,利益變大是我們抉擇。

廣達、仁寶、台達電都要回桃園設廠

以桃園為例,目前導引台商回流有何特別措施?鄭文燦指出,在美中貿易戰影響下,台商「兩岸分工」趨勢將更明顯,目前回台投資通常是產品附加價值高、位居產業龍頭的廠商,未來台灣將負責高端生產、中國或其他廠負責一般性生產,市府也成立單一服務窗口,幫助台商解決在桃園投資設廠可能遭遇的問題,希望透過提高施政效能,為企業開闢新的路徑。

首先,桃園升格後,投注大量資源完善產業環境,積極規劃產業園區、產學合作計畫和實驗場域,104年至107年底止共計投資桃園案件75件,投資金額3,545.8億元,創造就業人數約64,315人,桃園會回來的台商提供完善產業環境。

其次,美中貿易競爭下,台商回流桃園設廠,因此市府於去(107)年12月成立「台商回流小組」,以廠商需求為導向,提供專人專案客製化服務,協助回流台商解決缺水、缺地、缺工、缺電、缺人才等「五缺問題」,加速台商落地生產。

目前「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投資桃園的台商包括廣達電腦、亞旭電腦、迅得機械、迎廣科技等通過審查,投資額近170億元,預估可創造就業人數逾2,500人。另外市府也協助台達電公司擴充產線、協助仁寶企業尋地擴廠,某種程度上,台商回流小組提供了客製化服務,協助台商回流桃園。

鄭文燦忙批公文處理台商台資回流桃園。(攝影/劉凡綱)

再來,現階段市府著手開發7個產業園區,包括:桃科二期、大園沙崙產業園區、楊梅都市計畫產專區、工五工業區擴大變更都市計畫、大園智慧科技園區、八德大安科技園區、新屋頭洲產業園區等,市府持續與經濟部協商,加快開發速度,桃園市府協助投資廠商尋覓產業用地,開發產業園區四、工業區立體化方案獎勵措施,提高工業區土地利用效率。

另外,桃園工業產值將近3兆元,考量桃園工業型態快速轉變,面對傳統工業型都會區、龜山工業區、中壢工業區等,市府持續推動「都市型工業區更新立體化發展方案」,都會型工業區容積率最高可提高50%,獎勵方案包括:綠能獎勵5%,如設置太陽能光電屋頂;投資獎勵15%;以捐贈代金方式取得容積獎勵30%,可提高工業區土地利用效率,強化都會型工業區的轉型,推動工業區的再造。

民意海嘯,沒有影響是騙人的

從國際變局談到2020大選,並論及地方治理,被問到在去年的九合一選戰中,所有綠營縣市首長似乎都扛著「執政包袱」,為何鄭文燦能擺脫包袱,順利連任?

鄭文燦說,去年選舉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不滿跟民怨集中起來,力量是很大,民意像海嘯一樣,會造成政治斷層,當然我的滿意度比較高,看起來好像沒有被畫上等號,「但說沒有影響是騙人的」。

他認為,包括執政累積不滿;公投混亂,造成投票率下降;都有影響。只是我本來領先比較多,抵銷後還是有15萬票的差距,選舉後,希望黨的執政能大破大立,就是這個原因,「不因爲我順利連任就說不用檢討」。

更多信傳媒文章